【台灣時報】台灣輕農業加工發展研討 朝陽科大推廣低碳友善耕作

朝陽科技大學結合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以農業部永續農業主軸,舉辦SIG交流論壇。副校長徐松圻表示,這次以「台灣輕農業加工發展及低碳友善耕作」為主題,產官學代表齊聚研討農業轉型發展及輕農業加工議題,同時汲取農村社造經驗,幫助師生了解低碳友善環境的重要性,實現「農村蘊生,福祉共融」目標。

「果香山城-苗圃幸福心,友善人文暨城鄉共好」計畫主持人暨朝陽科大休閒事業管理系老師陶冠全說,農產品初級加工政策符合淨零碳排的世界趨勢,提供農民收益,降低廢棄物,加工類型包含乾燥、粉碎、碾製、焙炒、冷藏/冷凍等五種,具有少添加、低耗能、低汙染等特色,並能維持農產品的原型及營養成分,未來將持續透過多元利用、友善環境、低碳排放等輔導原則,提供優質農產初級加工品,打造農業六級化產業發展模式。

共同主辦「雜糧紮根,豐味深釀-崙元廊道增韌擴散」計畫主持人暨朝陽科大應用化學系兼健康農糧中心主任錢偉鈞指出,這次邀請理工學院院長劉炳嵐以AI導入「友善耕作」為主題,以國外成功案例分享拓展國際視野。

應化系老師曾證諺、亞洲穀物檢驗中心老師廖雅芳,分別以「有機農田的土壤管理」、「ISO/IEC17025認證實驗室於農產驗證之角色」為主題,幫助與會農友及師生瞭解驗證知識及土壤管理的重要性。此外,長期接受陶冠全輔導成功的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總經理王益豐,則以「科技漁民地方創生」為主題,分享利用漁電共生成功養殖台灣鯛的經驗,淨零減碳並成功將台灣鯛送至外太空供食,也研發台灣鯛魚皮加工皮件、魚鱗膠原蛋白、魚眼玻尿酸、鯛魚翅等,以科技導入農業蘊生,降低碳排放為全國之冠,不僅提升產量降低耗損,更成為地方創生典範。

 

圖說:朝陽科大結合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以農業部永續農業主軸,舉辦SIG交流論壇。(記者鍾麗如攝)

新聞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