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線社大學員 戶外採集發現百萬年乳齒象化石

【本報訊】本校推廣教育中心承辦台中縣山線社區大學開設之「台灣考古與石頭學」課程,在化石專家李天德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學員王鎮炎最近在大甲溪找到乳齒象幼齒化石,經鑑定後發現,化石年代約在180萬年前,是台灣首次發現的乳齒象化石,引起各界關注。


考古石頭學課程李天德老師指出,這項驚人的發現,讓參與化石戶外採集課程的學員,都感到十分振奮,因為這是台灣繼北美、歐洲、希臘、北京之後,首度發現乳齒象化石。他和學員們還曾採到完整的鯨魚肋骨、腰椎及頭骨部分,在石岡鄉大甲溪段,先後發現草食性動物劍齒象的牙齒,還有野牛、野豬、四不像等化石骨骸,現在又發現乳齒象幼齒化石,由此可推論石岡鄉曾是史前森林的草原區。學界推估,乳齒象大約是在2,800萬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北美洲的乳齒象可能遲至10,000年前才滅絕;牠們大約有3公尺高,有長毛,極可能是現代大象的近親。


 家中開設馬達加工廠的學員王鎮炎,因緣際會下,在山線社大報名「考古石頭學」課程,他經常利用星期假日參加「化石戶外採集」活動,跟著李天德老師沿著大甲溪流經的11個鄉鎮撿拾化石,4年多來共蒐集了包括海底生物、魚蝦貝類及哺乳類等3,000件各類化石,今年更是大有斬獲,陸續發現劍齒象臼齒、猛瑪象幼象臼齒及古早海鷗蛤、椰子螺、螃蟹等化石,更增添了讓他對化石的濃厚興趣。王鎮炎表示,他是神岡鄉在地人,自從參加社區大學課程之後,迷上化石,也讓他的生活充滿樂趣,他說,山線社大是「成人教育、終身學習」的最佳場所。


 本校推廣中心負責辦理山線社大張永河經理表示,本校自民國92年起接辦山線社區大學,因應學員需求與地方特性,規劃近百餘門課程供選擇,並聘請具有專業背景的師資授課。此次台灣考古與石頭學學員王鎮炎發現百萬年乳齒象化石,獲得台中縣政府重視,他將藉此機會,籲請縣政府結合山縣社區大學學員在大甲溪進行考古化石之成就,共同設立「台中縣縣立化石博物館」,為保存地方文史盡一份心力。

台中縣山線社大學員王鎮炎,近日在大甲溪尋獲180萬年前之乳齒象幼齒化石,引起各方關注。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