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思(Memes)設計所周佑珊等舉辦畢業聯合創作展
【本報訊】第三屆設計研究所視傳組研究生,周佑珊、黃抒繪、陳璽敬、蕭淑乙、謝昇祐五位,將在3月17日~3月26日舉辦畢業聯合創作個展,內容豐富多元,。本校設計所成立至今已第五年,分為工業設計與視覺傳達二組,而視覺傳達組則為少數國內大專院校設計相關研究所需要舉辦公開展覽的學校,可說是少數設計實務與理論並重的科系。
視傳組研究生歷經兩年的腦力激盪,將視覺設計實務與理論文獻結合,內容分別以多媒體動畫、平面創作、空間設計、產品包裝為主要四大主軸探討,而展覽共同名稱則以瀰‧思(Memes)為主題,希望將研究成果、實驗創作,結合成為產品識別、多媒體、情境媒體與平面創作等作品,透過展覽場域與觀者互動,再一次進行「瀰」-思想傳染,持續地傳遞不停。
研究生周佑珊說:「接觸繪畫與設計領域已十多年時間,當初因受視傳系李慧芳教授研究領域吸引,特地放棄考上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所資格而來朝陽就讀。也因此考上研究所後,期待自己的研究是結合跨領域的合作方式,而並非單純停留在純粹用設計的角度來看設計。於是才嚐試腦波這特別的研究主題。透過視傳系創意能源中心腦波機(EEG),測試並觀察個案觀看色彩、造型或嘗試繪畫時的腦波變化現象,並將測試結果結合成為十組動態影像設計,她認為這是非常有趣的研究方式。也期待自己有機會能替設計教育界開創一個新的研究視野。」
而另一位研究生,蕭淑乙說:「本就喜愛音樂的她,偶然發現抽象派藝術家-康丁斯基以點線面表現聲音,因此開始思考著除了點線面之外,影像是否也能產生聲音的認知,以此為出發點,開始為期三年的創作之路。雖然創作的過程,總在失敗中徘徊,從閃電、打雷的聲音、笑聲、水聲等音效再到連續性的聲音,終於再不斷加入種種細節與表現手法中,發現聲音能被視覺感受的一線曙光,也才成功產出五部聲音視覺化的非連續影像創作作品。過程雖然經歷許多挫折,但喜愛聲音與視覺表現的心仍舊,也讓她在聲音與視覺的世界裡激盪出更多想像空間。」
視傳組幾位研究生歷經兩年的腦力激盪,將視覺設計實務與理論文獻結合,透過展覽場域與觀者互動,再一次進行「瀰」-思想傳染,持續地傳遞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