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斥資4億成立航空學院 打造全方位專業飛航訓練基地

【本報訊】根據美國波音公司的預估,全球航太維修、改裝市場至2038年將達到約2.4兆美元的規模,新增技術人員職缺達77萬,尤其亞太需求占比達34%。目前臺灣僅有少數學校投入相關人才培育,因此本校去年新成立之航空機械系,課程設計極力突顯特色,飛行原理與體驗、複合材料製程實習、航太級CATIA電腦輔助設計、VR飛機維修教學等都是該系的重點課程。
航空機械系主任江支弘並特別說明,科大的航空機械系一般不會開設「複合材料製程實習」課程,除了希望學生能更熟悉航太材料外,也是為了提供該系學生更大的就業空間,「複合材料也能運用於運動器材、運動鞋的生產,掌握關鍵知識,學生的出路不只限於航太領域。」
「飛行原理與體驗」課程的設置也是一大亮點,「讓學生實際體驗飛機操作,對於維修工作將更有概念,」江支弘主任特別介紹該系購置的「CTLS六軸全動式飛行模擬機」,這是全臺校園唯一且造價高達新臺幣200萬元。
「CTLS六軸全動式飛行模擬機」為仿CTLS真機(複合材料輕型運動飛機)所製造,可呈現與真機相同的視覺場景,機場、跑道、天地線等,起飛、巡航、著陸時周圍的景像完整可見,另輔以六軸動感及同步弧形顯示屏幕,模擬飛行體驗相當逼近真實,教學效果良好。
航太維修人才的培育非常重視實作能力,因此該系規劃了10門必修實作課程、大三專題製作,升上大四後,學生必須花上半年至一年至業界實習。為了提供學生優質的實習場域,朝陽科大積極與漢翔航空、亞洲航空、威翔航空及澳洲航空學校(Aviation Australia)等相關業者合作。
除了維修技術的訓練外,由於飛航教材多是原文書,因此英文能力一向是航空機械系的重點培訓項目,為此,朝陽科大航空機械系可說是費盡苦心,特別補助大一升大二的同學至菲律賓參加英文訓練,並協助學生在大三、大四時通過英文檢定。英文能力齊備後,學生就能至澳洲航空學校修習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國際認可的民航147學校飛機修護課程,結業後即可參加考試取得國際飛機維修工程航空機械和航空電子之專業證照,逐步成為國際認可的飛航專業人員。而耗資4億的航空大樓將於明年暑假落成,預計110學年度正式成立航空學院,為臺灣航太產業提供更多專業人才。

本校積極籌設航空學院,培育全球化人才,累積國際能量蓄勢待發。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