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ETEN歐洲交流展現國際能量

【本報訊】為了拓展國際化,本校多年來透過與歐洲教師教育網路(European Teacher Education Network,ETEN)的合作,獲致具體成果。本校ETEN代表,人文暨社會學院院長李玲玉日前也特別赴西班牙 VIC大學參加ETEN年度會議暨國際研討會,會中除了安排所有會員國進行國際交流並討論學術合作協議之外,大會更決議2021年ETEN年度會議將在台灣舉行,由本校主辦,由於這是ETEN年會首度移師亞洲舉辦,因此備受國際矚目。


校長鄭道明表示,ETEN成立於1988年,原為促進歐洲學校教師國際交流而建立之平台,近年逐漸納入歐洲以外之會員,目前已有來自20餘國、超過60所會員學校,而朝陽是ETEN第一個來自台灣的會員學校,並與丹麥VIA大學(VIA University College)簽訂合作備忘錄與交換學生協議,因此有更多機會與丹麥、荷蘭、捷克、奧地利、瑞典、美國多所大學交流,交流互動頻繁。


本校與ETEN結緣的靈魂人物,正是人文暨社會學院院長李玲玉。她在2012年赴ETEN發表演講後,就鼓勵本校師生參加每年4月的論壇及9月的年會。由於ETEN非常重視實質參與和互動,只繳年費卻不參加活動的學校就會被取消會員資格,而本校則是年年參與,也從中得到非常多回饋,進而帶入豐沛的歐洲交流與學術資源。


2014年起本校開始派交換生赴ETEN會員學校,最早是丹麥VIA大學,之後每學期都派6至8個學子赴歐。李玲玉院長說,校長十分重視國際交流,本校會補助交換生機票,也不用繳對方學費,學校就是要全力當學生的後盾。事實上受惠的不只交換生,ETEN也成本校師生發表國際論文的重要平台,包括李玲玉院長主持的「全幼兒發展教育研究中心」,也與歐洲多方交流,成果豐碩。


此外,ETEN還是發掘人才的平台,本校新設立的航空學院所聘請的丹麥籍外師Claus F. Buhrmann,其夫人就是丹麥VIA大學國際交流中心主任,透過ETEN禮聘不少優秀師資。李玲玉院長表示,人文學院爭取國際資源,做了許多耕耘與努力。例如歐洲Erasmus計畫(歐洲高等教育合作交流計畫,鼓勵歐盟各大學互相採認學位),歐洲各國高教學術交流可以如此活耀,都是透過這個基金會;今年Erasmus成立Erasmus+KA107計畫給夥伴國家的會員學校,本校現在正致力爭取相關經費。透過ETEN歐洲教育平台,李玲玉院長日前亦受邀至荷蘭鹿特丹大學、奧地利維也納KPH大學、捷克Masaryk大學、瑞典Malmo University、美國Ball State University演講,交流十分密切。


由於本校近年國際排名成績亮眼,未來更將持續透過ETEN平台,鼓勵更多師生參與國際會議與論文發表,向會員學校推廣國際交流活動,並拓展校園國際化與歐洲高等教育學術之交流。

 

人文暨社會學院院長李玲玉(前排中)受邀至西班牙VIC大學國際週演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