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多元文化學習環境 國際文化節別具特色
【本報訊】為了聯繫國際學生與本地學生之間的感情,並促進文化交流,日前特別舉辦「國際文化節」活動,安排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及台灣原住民族歌舞表演,並準備馬來西亞的加椰麵包、越南豬耳朵涼拌木瓜、炸春捲、水晶蝦餃、印度咖哩、德國墨西哥甜點、台灣原住民族風味菜、大陸辣糊糊、凉粉、酸辣粉及爆炒羊羔肉等各國特色美食,供師生品嚐,校園裡充滿濃濃的異國風情。
校長鄭道明表示,為積極營造多元文化學習環境,目前本校已與超過640所海外學校簽訂學術合作協議,且持續增加中,境外學生逾千人,包括來自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印度、尼泊爾、泰國、蒙古、韓國、墨西哥、德國、韓國、寮國、緬甸、香港、澳門及中國大陸等,國際化成果豐碩。
助理副校長兼國際長余文德表示,由本校國際學生所成立的「國際文化交流社」,配合藝文月舉辦國際文化節活動,迄今已舉辦12年,國際學生透過穿著各國傳統服飾進行歌舞表演藉此展現不同國家之特色與文化,讓本地生及境外學生均能深入了解各個國家的風俗民情,除了安排當地學生導覽介紹自己國家的地理位置、特色食物、景點及傳統服飾外,也藉由和台灣師長及同學分享各地特色美食更了解其特色文化。
國際文化交流社社長李鎧坆表示,本校國際學生,個個都練就了十八般武藝,平時聚在一起的時候,就下廚做家鄉傳統小吃解饞,因此一年一度的國際文化節,就是大展身手的好機會。而今年文化節活動,除了傳統點心饗宴之外,也精心策劃了各國文化資料展,詳盡介紹當地的旅遊景點、民俗活動、美食小吃等,希望能與台灣的師長及同學分享道地的家鄉傳統文化。
境外學生與師長於國際文化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