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黃千鐘創業有成 研發甘蔗吸管獲法國發明展金牌

【本報訊】為了因應限塑政策,並推廣友善大地的理念,本校應用化學系碩士班校友黃千鐘成功創業,以鉅田友善材料有限公司推出環保材質取代塑膠的「100%植」品牌健康天然食器,其中,以甘蔗渣研發製成甘蔗纖維吸管,可耐零下20度低溫,通過SGS台灣食品承裝容器標準,不但擁有專利與國際認證,更榮獲2018法國雷平國際發明展(Concours Lepine)評審團特別獎金牌,深具市場發展潛力。


 黃千鐘表示,為了提倡無塑生活,落實循環經濟,他決定利用農業資材再生,使用全植物來源的原料,將廢棄物重新定義,透過產品設計及研發賦予新的價值,並運用創新科技讓廢棄物回到產業鏈內不斷循環,使資源能夠被更有效率地使用,將竹纖維、甘蔗渣、咖啡渣等可再生的天然廢棄物,回收再製、應用,使整個產業循環中達到零廢棄物,減少環境負荷實踐永續發展。


 甘蔗纖維吸管的特點是,使用天然甘蔗纖維製造,能散發甜甜的清香,全植物性料源,無任何塑膠成分,不但通過各項SGS檢測標準,安全無毒,且環保可分解,對地球友善,為現下塑膠吸管造成的環境污染之解決方案。此外,甘蔗纖維吸管辨識度高,其自然纖維色澤可明顯區分與一般塑膠吸管的不同顏色特殊,呈現淡咖啡色,利用甘蔗渣再回收,加上植物聚合物黏著,不僅能重複使用還能自動分解,還有甘蔗的甜香味,頗受好評,團隊更與法國酒莊洽談將麥粕、葡萄渣回收並開發為植物纖維應用產品,為農業廢棄物創造更多可能。


 黃千鐘表示,十分感謝母校應用化學系的石燕鳳及錢偉鈞兩位老師的栽培,讓他能利用所學專業,將甘蔗渣、植物纖維都化成杯碗、吸管、叉匙餐具,並通過SGS等食品安全檢測和國際生物可分解認證;而在產學合作處副處長劉素娟的協助下,更讓他順利取得多方產業資源,成功創業並鏈結歐洲市場。


 未來黃千鐘將更致力於朝向以再生材料作為原料,製程低耗能,產品廢棄後仍可回收回歸產業鏈再製生產等目標努力,確保地球有限的資源能以循環再生、永續方式被使用,形成一個友善的經濟及產業系統,未來也將與母校共同開發相關技術,透過業界實務技術、學校分析設備及人力資源,共創友善產業新契機。

環保材質研發之甘蔗吸管,榮獲法國雷平國際發明展評審團特別獎金牌肯定,深具市場發展潛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