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物聯網產學結盟 開發全台首創田間蟲害即時監控系統
【本報訊】面對極端的氣候型態,臺灣農作物陷入蟲害的困境,平均一年造成上億元農損,為了避免農民遭受蟲害之苦,本校宣布與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原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同發展國內首創田間蟲害即時監測系統,並簽署產學合作策略聯盟,未來將透過原力電子整合中華電信NB-IoT技術,結合本校健康農糧中心之費洛蒙誘蟲專利,建構田間物聯網監測平台,即時傳遞害蟲通報與蟲害預警,開創智慧農業新契機。
校長鄭道明表示,本校致力於推廣無毒農業不遺餘力,其中,以費洛蒙為基礎發展之專利「昆蟲誘引及干擾裝置」,更獲選行政院農委會年度十項重點展示技術,受各界關注。相信此次在與台灣資通訊產業領導品牌之中華電信、及長期耕耘環境無線監測技術之原力電子三方合作下,必能共同開創田間物聯網之嶄新應用,引領國內物聯網產業發展,開創無限商機。
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副總經理胡學海表示,該公司自主研發之IoT應用平台,符合國際OCF產業標準介面,採用開放協定及應用服務API,提供多元智慧、方便快速、安全彈性的物聯網服務開發與營運環境。此次藉由產業與學界的優勢及資源整合,開發田間蟲害即時監測物聯網,不僅能讓農民及農政單位隨時掌握田間蟲害狀況通報,還包括環境的監測、農作物的施肥和農藥使用參考等,協助農業永續發展。
此外,長期致力於環境無線監測技術及生物系統設計之原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長陳森淼則表示,該公司整合NB-IoT模組及Arduino,開發出10Tuino物聯網套件,可利用Arduino IDE開發工具進行快速的物聯網感測器程式設計。合作開發之田間物聯網監測平台,能隨時回報農田環境資訊至雲端,即時監測害蟲分布狀態,提供農民農藥減量及合理化用藥之耕種參考,未來將增加更多環境數據監測,構建完整之田間數值分析,提供生產預測、蟲害預警、合理用藥、精準施肥等多元服務。
本校費洛蒙中心主任曾瑞昌強調,運用費洛蒙具高度專一性、無毒性、高效性且無抗藥性等特性,更可降低化學農藥使用量與施用頻率。近年來,該中心整合應用化學系、費洛蒙中心及資訊與通訊系之研發能量,開發「多功能科技農業蟲害防治4.0」之多功能害蟲誘引暨監控裝置,運用替代農藥的長效型費洛蒙誘引劑,提升害蟲防治效率,並結合物聯網傳感裝置與APP雲端服務,具有害蟲共同防治、危害程度監控及區域蟲隻密度數據收集功能。透過此次產學結盟,相信能進一步引入國內創客、ICT產業、各垂直行業,與中華電信NB-IoT網路與IoT應用平台及原力科技的環境無線監測技術合作,共同打造更多元的物聯網新服務,讓臺灣邁向科技農業新紀元。
本校費洛蒙中心主任曾瑞昌(右)、資訊與通訊系學生張經盛(左)展示「田間蟲害即時監測系統」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