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日台學者齊聚本校 社工系國際研討聚焦長照權益倡導

【本報訊】為促進長期照顧服務的國際交流,社會工作系日前舉辦「2017年社會照顧體制中服務使用者的權益之倡議與保障:德日台的發展經驗國際研討會」,希望強化國內長期照顧服務從業人員對長期照顧服務「使用者權益保障」的認知,受到熱烈迴響。
 會中特別邀請德國Dortmund工業大學社會老人學研究中心主任Dr. Gerhard Naegele、日本社會福祉法人八尾鄰保館理事長荒井惠一(Arai Keiichi)及台灣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包括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理事長林金立,亞洲大學社工系副教授黃松林、本校社會工作系主任王慧琦、社工系施麗紅助理教授及黃全慶副教授等,針對三個國家的長照保險、長照制度與相關服務分別介紹與討論,尤其著重在「服務使用者」的權益保障層面,探討被照顧者的「生活品質」、「權益保障」、「照顧倫理」等各項照顧衍生議題,共計200餘人共襄盛舉,反應熱烈。
 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年的推估:2018年我國65歲以上的長者莫約343.4萬人(約佔總人口數的14.5%),至2026年65歲以上的長者將增為488.1萬人(約佔總人口數的20.6%),屆時台灣將正式邁入聯合國所界定的「超高齡社會」。
 副校長賴奎魁在開幕中指出,因應超高齡社會所帶來的「照顧」議題,此時能學習已施行長期照顧社會保險20年的德國經驗及開辦長期照顧15年的日本經驗是相當有意義的。Dr. Gerhard Naegele在會中並分享德國2017年修正的新制度,除透過ADLs與IADLs的行動能力來評估外,更包括認知功能與心理疾病,以能否獨立生活來做為一個衡量點,使更多失能者可以用更符合需求的方式來接受服務,而荒井惠一理事長則在會中分享日本養護機構的合作模式,以及日本提升服務品質與權益保障的做法。
 人文暨社會學院院長徐志輝表示,近年來,本校隨著社會脈動調整教學核心,其中,社會工作系課程規劃中的兩大模組中,「社會照顧服務模組」便是在致力培育社會照顧領域中的專業人員,也可對接2017年長照2.0對於社工人力的大量需求。
 社工系主任王慧琦也提到,為使學生能透過國際學習擴展視野,近三年社工系共促成五位學生到德國、一位學生到日本去交換研讀及實習,目前並有一位學生繼續在德國留學,而社工系為了讓學生有出國機會,老師們甚至免費幫助有心的學生補習德語及日語,使學生到非英語系國家學習的夢想能夠實現。

德國Dortmund工業大學社會老人學研究中心主任Dr. Gerhard Naegele(前排左四)、日本社會福祉法人八尾鄰保館理事長荒井惠一(前排左三) 台中市社會局副局長陳仲良(前排右二)與本校師長合影。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