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締造朝陽榮譽及奉獻技職教育做見證

(通識學院 王振勳教授)

  在朝陽科大教書與工作,這是極有尊嚴和榮譽感的職場。校園庭景四季美感,都在詮釋一種為師生澆灌美學涵融,沒有如此境教即難有成熟人格的涵化作用;校園樂於分享榮譽的氛圍,讓師生學會感動與感恩;樓宇中佈滿自在的學習和研究氣息,豐美人文和科技結合的碩果;在直觀自在對話中完善邏輯思辨與獨立判斷能力之養成。
  個人在這處園地裡教學、研究、筆耕20年,雖然華髮白鬢漸生,馬齒益長,有形的軀體漸老,卻與無形的同僚情誼同步溫馨昇華,備感轉化為如同春天滋長的心靈饗宴,夏天茁壯的毅力鬥志,秋天結實的垂穗智慧,以及冬天穩藏的刻意低迴與低調情韻。
  在過去20年間,有幸追隨曾騰光校長、楊濬中校長與鍾任琴校長代為研磨筆墨。尤其首任和現任校長在編者未前來朝陽任教之前都曾與之共事,獨得接受其指導、聆受教益。
  這11年來,得助於鍾任琴校長的提攜指教更多。記得15年前的某一冬陽普照的上午,下課時間在人文科技大樓樓下稍事閒聊,時任主任秘書的鍾任琴校長一席話:「看你那麼閒,應該加緊準備升等,或者為學校多做些事」,我隨即應答:「哪一天您當了校長,願隨聽候差遣,畢竟我們是出身革命團體的兄弟」。
  11年來,凡是鍾任琴校長給予編者任何直接的囑命吩咐,抑或詼諧式的誘言指教,憑革命兄弟的情誼,個人未曾有過拒絕。總是念茲在茲革命夥伴情誼,秉持盡自己所能所見為校園興革,以筆代言。當然有時對鍾任校長「旁擊側削」式的針砭提示,亦欣然接受;有時甚至沒夜沒日的起草稿件,這全然憑藉著一句義字當前的革命兄弟之情。
  鍾任琴校長職務屆滿卸任,觀其11年來,在校長職位上為學校奮鬥的歷程,正值學校快速登攀高峰階段,裏裏外外朝氣蓬勃,政通人和。在校園內常見其馬不停蹄為校務奔忙,主持會議活動一場接一場,可謂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在校園外,政府機構與民間團體經常藉助其智慧長才,應邀參與諮商審核業務,其案牘堆積如山。
  可是在師生面前,他始終流露者勇者、智者、仁者的形象,常勉勵師生:機會是留給做好準備的人;忠於本心全力以赴就是成功;在轉折中懂得權變即能豐富自己不被淘汰;成敗之背後必有哲理,學會負責就是學得經驗與成功;抱持利他服務之心,四海皆兄弟,你將會看到瑰麗美好的遠方。
  鍾任校長在2015年獲得從事教育工作者的最崇高獎項「師鐸獎」表揚時,表示這座獎項不僅代表其職涯受到肯定與榮譽表彰,更是希望藉這個獎項的贈與代表社會人心共同追求的核心價值。他一再認為師鐸獎是推動社會風氣向上和促進社會和諧與文明創新的主要推動力。
  回顧其個人職涯路徑,學用都離不開「教育」這個範疇。這近40年漫長類如農夫種稻栽果的耕耘勞動,讓其深刻體會出農業與教育業都是最具人文精神與人文情懷的行業,不僅要付出一步一腳印的日積月累功夫,卻可以享受「一眠大一寸」的成長歡喜。
  這種成長包括精神面待人處事的成熟圓融、鼓舞體諒,同時也代表透過勞動技藝而獲得謀生能力的精緻化和卓越化。得獎具典範傳播的衍生育化作用,也是彰顯其個人奮鬥的鮮明標記,以及更珍貴嘉言懿行的擴散效應。這有如聖經說「流淚撒播者,必歡喜收割」,教育工作像是快樂園丁,自愉也愉人,自覺欣慰與滿足,共同為我們的社會和諧進步而點燈。
  鍾任校長的才智與語言溝通能力,是個人所見各大學校院師長中的佼佼者。22年來,朝陽科大的校園已經成為新思想、新技術、新人文情懷乃至於新傳統文化與新科技密切交融孕育和發揚之場域,這份美好辦學經驗不僅可以提供台灣技職高校界所參酌,當然也樂意呈現給海峽對岸的技職高教姐妹校,彼此切磋,相互觀摩,作為借鏡辦學的成功策略與方法。記錄這11年來校園成長的軌跡,同時見證鍾任琴校長帶領師生共同創造朝陽科技大學的榮譽與其個人生命奉獻技職教育事業的紀錄。

2015年鍾任琴校長獲頒教育部「師鐸獎」殊榮,接受前總統馬英九表揚,長達40年之教育貢獻獲肯定。

在鍾任校長的帶領下,朝陽卓越的行政團隊,屢創辦學佳績。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