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水的視覺新元素 視傳系林佳鴻老師動畫閃耀國際
【本報訊】視傳系林佳鴻老師近日以三件動畫作品〈可左可右〉、〈水的路線〉、〈水與玫瑰的旅程〉分別入圍2014義大利羅馬MashRome影展(MRFF)、美國Blue Plum動畫影展、德國科隆國際錄像藝術影展及世界藝術電影影展共6項大獎,並於6月上旬親赴羅馬領獎。
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林佳鴻,年輕時便對藝術感興趣,雖然家中的反對與經濟壓力,使他在通往藝術的道路上更加艱鉅,他半工半讀的完成學業,並前往紐約Pratt藝術設計學院,修讀互動多媒體藝術。一路走來,林佳鴻對於藝術的熱愛,絲毫沒有減少,而此次入圍三件動畫作品即是為了2013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個展製作,充分展現了視覺新元素,贏得國際動畫影展評審青睞。
林佳鴻老師有許多的作品以「水」為主題,對於水的迷戀使他觀察生活中的「水」。下雨時的雨滴和霧氣在林佳鴻的眼中都是如此動人且具詩意,他將水的姿態放進畫中,並表達出對水的珍惜與感謝。
在〈水的路線〉這件動畫中,左右兩邊的水代表著生命創造的力量,因為兩端的重力場讓他們分成左右兩個水域。平衡慢慢地被打破並且開始交織與糾纏。水持續地以各種不同的造形變化著,像是陽性和陰性兩股力量的交融一起和諧地譜出各種美麗的樂章,然後水消失在無垠的邊界中,而它總是有辦法用生命的各種形式回到舞台的中央;動畫作品〈可左可右〉則可看成平衡這個世界的兩個機制和力量。兩旁的水一開始是靜態的,然後他們開始因為引力的互換位置而震動和交纏糾葛在一起。最後在動畫的尾端,水池完全地易位完成。對觀眾而言可能看來是完全一樣的,事實是上他們的水是不同的內容。嘗試提供觀者一個可以從任何方向來看這作品的視覺經驗;而動畫〈水與玫瑰的旅程〉則是由一個漂浮的玫瑰花瓣和通向不知處的道路開始,在這旅程中許多的水分子變化成不同形式出現在畫面中。最後鏡頭倒推到一個俯視角度顯示出其實這是由許多玫瑰組合而成的結構體。然後鏡頭又開始往下潛進這個重複的路徑,這個旅程其實是個在其中的無盡循環。
林佳鴻老師表示,水彷彿有著自己的自由意志,走著自己選擇的路線,它不在乎我們認知的價值觀。用自己的方式前進,當遇到障礙時,它選擇繞道而行,不正面衝突來繼續它無盡的旅程。這些主題的創作,不但映照著他內心對許多遭遇的感受和看法,也創造了多元視覺新饗宴。
視傳系林佳鴻老師以「水」作為動畫創作主題,贏得國際動畫影展評審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