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英華,根固而道遠─校長鍾任琴祝賀專文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20年在教育文化的長河上,正代表著一個階段的轉化與創造。


朝陽成年了!我們歡喜看到校園蒼翠庭疏、花樹滿佈,更歡欣領受在諸多國際性學術成果評比或創意創作競賽上,一次又一次的名列前茅;深究此中內涵,則證明本校辦學的主體價值基石與文化制度,不但是堅實深厚無比,更是朝夕走在時代趨勢的前端。


我們常自勉20年朝陽一路走來,始終第一。這份擁抱第一光彩的背後,有正確的領導方向與精湛的策略作為,更有全體教職同仁夜以繼日的辛苦耕耘。


20年前,正當台灣科技產業逐步轉軌,朝向高級資訊軟體開發與小型個人電腦生產,以及高等技職教育萌芽,將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軸與提升全民生活品質的後盾時,創辦人楊天生博士睿智地創建了這所全國最早私人設立的朝陽技術學院。


其次,當眾多的教育先進理解並看到高等技職教育是帶動未來國家建設的主流力量時,紛紛投入資源於高等教育辦學市場。首任校長曾騰光教授即以百米衝刺的辦學精神,以績效卓著領先群倫,將學校改制為科技大學,並經常以「朝陽科大將是未來台灣的麻省理工學院」為奮鬥藍圖,鼓舞同仁士氣,厚植學校軟硬體建設宏規。


  接著在「大學校長」同儕中表現至為傑出的楊濬中教授續承接棒,帶領朝陽師生建置E化校園,推動國際文教交流,研訂學校中長程發展計畫,整合各項資源,強化學校競爭優勢性與穩定性。


  學校發展進程同時也面對自然環境與外在社會變遷的挑戰,例如九二一世紀震災,我們師生在滿目瘡痍的建築破壞與設施毀損的挫折下,重新站起、逐一復原,反之加快成長幅度,甚至如同台灣俗諺所言:「打斷手骨反倒勇」的蜕變與昇華。接著少子化的衝擊與政府政策的影響,造成台灣中部區域產業的奠基步調遲緩,從而也直接導致學校開設系所的猶豫;此外,公部門資源投入對於高教體系與技職體系學校挹注不均的現象,也相對弱化了辦學前進的速度。
近五年來我們面對諸多挑戰,誠如前述所言,我們仍然堅持一貫「整潔、禮貌、和諧、敬業」的校園文化,以「培養專業知能與職業倫理兼備的優質人才」為辦學使命,達成「畢業即就業,上班即上手」的目標,回歸技職教育是作為帶動社會工商進步火車頭的辦學初衷,務實而穩健,前瞻而創新。我們也落實教學卓越與產學合作,使教育內涵原本是一種高層次的複雜概念與專業規準,而用最平實的理解與作為,兼顧科技與人文的平衡,以及學術與產業互通互惠兩者周全之校務開展設計。讓朝陽青年成長向善,在校園中發現個人更多的興趣與潛能,激勵自己的創意與毅力,喚醒更多的學習熱情,為打造自己的幸福而奮力充實知能基礎,以厚植日後就業實力。


楊創辦人勉勵朝陽師生深耕台灣,邁向國際,永續發展。隨之校園人才培育作法上,加倍重視教學品質,體現全人教育,致力與國際趨勢接軌,增長學子就業競爭力。從而加速學校在生物技術、資通研發、綠能生產等科技教研領域上的精進卓越。甚至以創新、創意與創業的教學核心行動,來引導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效能。


  朝陽辦學愈接近成年成熟階段,愈感受大學教育的崇高使命。學校傳統的勞作教育、導師制度,藝文活動、社區關懷已經形塑朝陽的文化特質,加上歷年企業用人最愛畢業學校之民調,在在使朝陽成為政府評定的友善績優校園。我們當不滿足眼前這些絢麗成果,持續敦促自我鞭策,因應產業環境及人才培育之急遽變遷。展望未來,國際化的實踐與深耕,以及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開發與事業經營,將是我們推動中長程校務必須再努力再突破的空間。


  在學校慶祝創立20周年有成之際,一項政府權威調查更確立朝陽的成就與價值:「倘若時光能夠回溯,有高達82.65%的朝陽畢業的學子願意重返朝陽校園深造,甚至高達93.4%畢業生肯定朝陽母校的發展與特色!」這種師生所共構的校園認同,意味著朝陽優質校園文化、校務行政品質及協助學生生涯發展之績效卓著,已成為高等學府辦學的典範。


  辦學20年有成,展望前程發展,高教環境仍充滿險峻,面對挑戰勢不可避免。但是我們擁有根固的信心、團結和諧信念與過往卓越辦學智慧與經驗,持續在未來的校務開展上,穩健佈局精進,這是全體師生共同的誓言。朝陽賀誕成年,感謝各界的扶持與鼓勵,謹敬祝願我朝陽校務昌隆、師生進步成功!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