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食物銀行理念 社工系學子以具體行動集結愛心物資
【本報訊】根據《天下雜誌》「全台飲食大調查」指出,台灣平均每人每年生產96公斤的廚餘,也就是全台1天丟棄的廚餘量,可堆出70棟台北101大樓。在您將食物倒進廚餘桶的同時,卻也有很多人正為了圖三餐溫飽而努力掙扎。糧食的分配不均,「食物銀行」應運而生,但在台灣,很多人並不清楚食物銀行如何運作,在哪裡可以獲得食物銀行的資助,以及如何協助投入助人的行列等問題。
社會工作系主任陳斐虹表示,為了讓社會大眾更了解「食物銀行」的運作模式,本校社工系在台中市政府社會局及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台中市支會的協助下,特別於霧峰僑榮國小舉辦一場別開生面之「食物銀行博覽會」,除了展現社工系學子一年來的服務過程、心得與成果之外,亦同時介紹歐美先進國家食物銀行的發展情形,以及台灣食物銀行運作方式,進而推廣食物銀行之概念,以減少食物浪費。
社工系黃全慶老師表示,朝陽社會工作系為全國大專校院社工相關科系中最早實際推動並執行「食物銀行」之科系,該系大四方案實習學子,半年來深入台中各地食物銀行協助其發放,並於霧峰地區開辦一套全新的食物銀行模式,每週四收集霧峰共17個商家提供食物,騎著摩托車親自送達需要幫助的人,並透過定期拜訪,撫慰社會邊緣人口的心靈,希望能協助弱勢族群站起來。此外,社工系學子亦先後多次到霧峰地區之學校、社區、教會等團體宣導,並連結商家,將剩餘資源提供給需要的人,將助人的理念轉化成具體行動,愛心不落人後,受各界好評。
社工系方案實習學生推廣「食物銀行」理念,整合愛心資源,深獲社區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