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設系陳維隆老師關鍵研發 參與全球最大國際天文計畫ALMA
【本報訊】3月14日是天文迷的重要時刻,也是台灣驕傲躍上國際舞台的大日子,因為地表的最大天文望遠鏡陣列ALMA正式在智利啟用,將有助於探究宇宙起源、了解星系演化、觀測恆星與行星形成的機制。國科會表示,ALMA全名為「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是由全球17國參與的國際合作計畫,台灣以中研究為主導單位。ALMA的觀測能力比哈柏望遠鏡高10倍,也就是說,由墾丁可以清晰看到台北101大樓上的一元硬幣。而這項堪稱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地面天文望遠鏡計畫,扮演關鍵角色之天文望遠鏡頂端「章動器」(Nutator),有一部分關鍵設計歸功於本校工業設計系陳維隆老師。
陳維隆老師進一步說明,「章動器」相當於人的眼睛,負責天文望遠鏡的濾波對焦功能,一般人的眼睛每秒約眨3次,但是ALMA天文望遠鏡的章動器得在攝氏零下20至30度的極端氣候中,不受風速和低溫影響而能每秒眨上100次,並維持75公分大的鏡面維持精度達百萬分之一米,且將持續運作50年。本校工業設計系在2006年加入美國國家基金會ALMA計畫,負責ALMA子計畫「陣列天線關鍵組件章動器分析與研發設計」。為了在智利北部海拔五千公尺高的阿塔卡瑪(Atacama)沙漠中順利運作並長期運轉,研發團隊應用電腦模擬技術,逐步克服零下20到30度極端溫度、風速、運輸過程碰撞、 地震…等挑戰,並將定位精度提升至傳統技術5倍以上,展現工程學的極致,完成千分之三秒內定位完成、千分之十秒停止擺動的不可能的任務。
陳維隆老師表示,感謝學校全力支持,讓他有機會參與這項全球最大的國際天文計畫,未來將持續努力研發,帶領朝陽學子加入更多海內外大型計畫,名揚國際。
圖為日前正式在智利啟用之地表最大ALMA天文望遠鏡 陣列中的其中一座,頂端即為章動器。
工業設計系陳維隆老師參與天文望遠鏡頂端「章動器」關鍵 研發,備受國際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