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風伴朝陽─感念一位親切、自然、愛國榜樣的教育家
創辦人 楊天生
這是一個資訊化普及的時代,空間距離天涯若比鄰;這也是一個人性高度爭議的時代,情理瞬息萬變,家門對戶生疏,猶如千山阻隔。社會價值競相以市場爭逐以為勝出,卻也淹沒於人情澆薄、冷暖自嘗的自私濤波中。
宋時選董事長是位古道熱腸的傳統君子,愛青年、愛教育、愛台灣、敬長輩、敬傳統、敬領袖的典型士紳。宋董事長於民國11年1月15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其父祖輩都是地方士紳,從事辦學或教育工作。經國先生在江西贛南擔任專員時,曾追隨經國先生辦理文稿業務與教育行政工作,期間也一度在中學任教。當經國先生要23歲的宋董事長接任教育科長職務時,勉勵他說:「請你擔任教育科長不是要你來做官的,是要你來解決教育問題」。從此,宋董事長謹記此話,往後參與所有黨政公務,都跳脫傳統衙門習氣,一切以廣大群眾的利益為依歸,其行事作風,平實、自然,就像隔壁鄰居的老伯伯一樣。
宋董事長短暫陪同經國先生在上海參與經濟管制工作,這就是俗話說的「上海打老虎」。來台後,隨經國先生職務之異動,在不同單位任職,但始終未變的是擔任文書幕僚工作。經國先生見宋董事長忠誠守份,文筆條理清楚,書體端莊練達,備為倚重。除公務外,重要私事,亦請他安排處理。宋董事長低調沉穩,掌握要義,人際圓熟,因此於民國56年被調派至救國團服務,由主任秘書,逐次晉升執行長、副主任、主任等職務。
宋董事長在救國團推動青年工作12年,期間工作之影響層面及深度,可謂是達到巔峰。其中有下列三項工作最為青年重視,也關係到往後台灣社會和諧與進步。
其一,透過青年自強活動,來鍛鍊青年意志,堅定社會服務的理想。所以他個人最喜歡也大力推廣的一首歌,就是「服務歌」,歌詞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盡我心,盡我力,為國家為人群,貢獻我的一切,別人快樂,自己快樂,大家都快樂」。他常期勉青年,不必做大官,只要做到能幫助別人快樂的傻瓜就可以了,這也是他一生奉行不渝的價值。
其二,創辦「張老師」,輔導身心困難的青少年,即是用青年志工的語言,青年志工的熱情,青年志工的專業,來輔導青少年、幫助青少年,所以他就是廣大青年心目中的「一號張老師」。
其三,宋董事長講到他人生中最令自己滿意的就是在救國團的12年,他憑藉著自己年青的生命,帶領一班同工,建起了12個青年活動中心、21個活動場所,讓各業青年能在青山綠水間的優雅場所,盡情載歌載舞,散發豪情壯志,締交溫馨友誼,暢論國事天下事,藉以幫助青年建立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
民國68年宋董事長在救國團的親切、自然、實在作風,深得經國先生信任,轉任黨職,前後工作有8年。這期間正逢我國外交頓挫,內部政黨政治雛形稍立,反對勢力抬頭。他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積極勇敢,堅定不懈的作為,改變黨務工作文化,爭取與基層民眾溝通服務,薦拔優秀愛黨愛國菁英,在競選時,要求全體同志共同負起政治責任。因此,其輔選期間,公正開明,使社會和諧守法,為國為黨立下選舉典範。
民國80年,應天生的敦請,擔任朝陽技術學院的董事長。宋董事長知道天生只是單純的想辦一所高等學府,來回饋台灣這塊寶地,並感念家父母培育的恩情,於是他欣然答應。6年後,經教育部評鑑成績優秀,晉升為全國第一所私立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宋董事長助力甚大,常常提勉天生:辦學是做功德,是培育青年,是教化心靈,是不求物質回報的終身大事業。因此,爾後他常到學校在重要集會儀典上講話,懇求全體老師,對優秀的學生要獎勵提攜,對資質平庸學生更要刻意鼓勵輔導,把全部的愛放在學生身上,時時提醒一句話:「青年不爭氣,國家就沒有前途」。
宋董事長一生儉樸自持,謙懷待人,用教育的愛,做青年工作,做黨務工作,做社會福利工作,常常以小故事寓含大道理,來見證他所信仰的基督大愛,廣大的台灣社會有太多的人,是曾經沐浴在宋董事長的智慧與慈愛的事業之中。今天他辭勞人世,安息主懷,只要我們彼此和諧努力,相互尊重,追求卓越,相信宋董事長一定會保佑我們社會安定、家庭幸福,人生平安圓滿、事業成功。天生也將依照宋董事長交待,繼續辦好朝陽科技大學,使其精神永遠遺留於人間培育人才,貢獻於社會大眾。
楊創辦人於民國99年5月10日朝陽追思會介紹宋公生平,數度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