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平凡中的不平凡,變動時代最具價值的人物─宋公的幾則小故事

【本報訊】一個人的偉大,並不是看他做過哪些舉國都關注的大事,也不是看他擔任哪些重要的職位。歷史評價一個人的偉大是看他所處關鍵時刻,所做出關鍵的抉擇,以及在最平凡的所在,做出最凌駕人性俗念的不平凡動作。
 宋時選先生被救國團人與國民黨同志尊稱為宋公。「公」字之稱呼,一般都是對年紀尊長者的敬稱。但是宋公到救國團服務時,年齡未達50歲,但處事穩重練達,兼之相貌確實多所經歷風霜。所以左右同仁私下談話,即以,「宋公」稱之。事實上這緣起於宋公來台初期在蔣經國先生辦公室專責文稿業務,某日友人送禮物給經國先生,宋公碰巧不在,由對座女性同仁代收,其中有一包菸指定要給宋時選先生,對座女同事隨手於菸盒上寫宋公,蔣經國先生歸來拆開禮物,赫見香菸盒上書寫「宋公」兩字,於是經國先生以開玩笑的口吻說:「喔!原來你叫做宋公」,於是此稱呼隨伴他長達一甲子。
 「張老師」是宋公一生特別扶持成長的孩子。台北「張老師」的服務全年無休。因此宋公知道農曆除夕、元旦都有義務張老師值班,一定會派人送一盒水果讓大家享用,四十年從不間斷。所有專張或義張結婚,最大的願望,就是請宋公福證,對新人而言,這不但是一項榮耀,也是新人伴侶對彼此愛的誓言在尊長前的承諾。
 救國團專職員工人力有限,推動工作主要以義工為主,所以宋公都把義工朋友看成兄弟姊妹一樣。有一回去拜訪某位義工,正巧該義工正在整修房子,並說半年後將娶媳婦,宋公說屆時一定來道賀,隨行其他各單位主管都允諾參加。該義工以為這僅是官場酬對應話,也不敢發帖邀請,可是到了婚期當日,宋公信守承諾準時赴宴,宋公與這位義工,就交結了長年的友誼。
 宋公在民國68年轉赴省黨部工作,仍然以親切、自然,實在作風與基層民眾交誼。他要求偏遠的民眾服務站晚間辦公室要像教會一般,留一盞亮燈,說這是給民眾信賴和希望。有次某地辦公室新建啟用,原規劃請宋公剪綵,宋公說改請地方耆老,工作幹部一時無所應變,此時宋公眼見鄰旁有位沒穿鞋子的長者觀看,宋公說:「那就請這位長者剪綵!」,同仁頗為猶豫,宋公說:「他幫我們剪綵,我們會送紅包給他,那麼他就有錢買鞋子穿了,辦公室開張的第一天就做好事,那我們的工作未來一定會很順利!」
 每逢選舉期間,一定有人會沿用陋習逢迎送禮。某天有位義工朋友用舊報紙包了一份禮物送到宋公府上,宋公事後知道裡面竟然是幾個金碗,宋公立即電話該義工朋友,請其到辦公室,義工朋友一到,宋公立即關起門說:「你的心意我領了,但你看錯人了,你拿回去吧!否則現在我就給你跪下」,話語剛落,那位朋友先行跪下,說;「主委,我拿回去好了,因為朋友的父親喪禮,你全程參加,給喪家無限的哀榮,係由我轉交禮物做為回敬謝意」。
 宋公很重視環境的整潔,經常隨手撿起地上的紙屑或菸蒂。有一回過年,他在住家附近公園散步,聽到對面迎來的社區清潔服務人員向他問好說:「老伯!天氣涼了,您今天衣服穿得太少了!」宋公隨口答聲:「你年紀大還是我年紀大?」對方說:「我可以叫您伯伯,也可以叫您公公」,宋公隨手送上一個紅包,說:「你平常幫大家清潔公園,過年有個規矩,長輩要送紅包給小輩,這個紅包送給你好不好?」兩人的對話,好似在冷冬裡,為對方披上暖暖的棉襖,把寒流阻絕於遙遠的外頭。
 宋公對台灣寶島的愛,所結交的朋友,從不分藍綠,也不分男女老少,在每個階段的工作裏,都注滿對旁人濃濃的關懷與愛護,全無對象之省籍、宗教、階級、貧富之差異。他生命中所發生的每一則小故事,都是其人生價值的真實呈現。做為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們,就是希望能步上他的足跡,結合知識與專業,踏實傳播教育的愛,讓我們的學生在愛的學習環境中成長,變得更有自信,待人處事更為誠懇,在職場上發揮倫理與技能。

宋公為黨國大老,權重一時,但作風平實親切,平凡中見偉大。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