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學海飛颺計畫獎助 工管所陳興倫赴Cal Poly圓遊學夢

工業工程與管理所98級校友 陳興倫

  編者按:本校執行教育部獎助大學校院選送優秀學生出國研修「學海飛颺」計畫,本校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校友陳興倫於就讀研究所二年級期間,獲選赴美國加州州立科技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換學生計畫,返國之後投稿分享其海外研習心得,本刊特節錄部分內容。

  海外求學之旅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夢想。當初從學校網站上看到美國加州州立科技大學(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的交換學生計畫時,我也是抱持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並沒有下很大的決心,但最後我卻突然意識到,自己將在美國展開一年的交換學生計畫,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突破,以往我常會被自己的信心給打退堂鼓,但是這次我確勇敢的送出推薦信,參加這次的交換學生計畫。
  海外求學回國後,和親友長輩相聚時,共同的話題就是「這趟出國學到了什麼?」回想起出國前後的改變,舉凡語文能力、國際觀、生活習慣、思考邏輯、文化差異、價值觀等,都有全新的見解與認知,其中,「語文能力」為首當其衝的一環。初抵美國時,我遇到生活上的一些問題,開口時卻發現無法正確的表達時,失落和無助感油然而生,而經過一年的異國求學生涯,原本逃避退怯的心理,已轉變為主動和積極。另外,台灣留學生到美國學習,都會經歷文化衝擊的問題,在開始的幾個月裡最為明顯,我也不例外,有時難免會有孤單無助的感覺,對於生活環境、飲食習慣、文化模式的轉變感到壓力,這些都必須一一克服。
  在美國校園中,常會遇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因此學生初次見面最常問候的話語,莫過於:「Where’re you from?」學生彼此介紹自己的國家、文化特色及地理位置,透過聚會或Party等社交活動的交流,逐漸發展出多元的思維模式。而在課堂學習上,許多報告都是必須經由小組討論才能完成,但和台灣比較不同的是,國外學生非常注重個人的意見的表達,不會輕易妥協,除非得表達出足以說服對方的理由和看法,才能達成共識,這些都是在台灣求學所沒有的經驗與收穫。
  我想告訴正在找工作、考慮出國留學或升學的學弟妹們,無論如何,不要輕易放棄,一定要勇敢去做。對我而言,這趟Cal Poly海外求學之旅也為我的求學生涯畫下最完美的句點,一圓出國之夢,需要感謝的人很多,心中最感謝的還是朝陽提供這個與國際接軌的機會,讓我們能更貼近夢想,開創另一片天。

工業工程與管理所研究生陳興倫(左一)於Cal Poly參加該校國際事務中心舉辦之沙灘足球活動。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