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校務基石 策略思考再創朝陽優勢
─創辦人楊天生97學年度第2學期校務工作檢討會談話
鍾任校長、兩位副校長、各位師長、各位同仁:大家午安,大家好。
時間過得真快,97學年度在轉眼之間,就要結束了。看到來到朝陽讀書深造的年輕人,不管是兩年、或者四年,在全體老師的努力、愛心、熱心的教導之下,帶著成熟的智慧、帶著豐富的知識和技術、帶著強健的體魄,離開校門,拓展每個人自己成功幸福的人生,這是多麼具有意義的大事業。我發現人生裡很大的價值和能享有圓滿的生活,就是在校園裡面工作,培育英才,讓我們的下一代,一代比一代進步,一代比一代幸福,這種功德和工作滿足感,可以說是遠遠超過任何其他行業,以及超過在其他工作職場上有形與無形的報酬。
這一年來我們學校持續進步之中,方才校長已經分享我們種種卓越的績效,個人在此仍然要感激和感謝大家的努力。但也要在這校務工作檢討的場合更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一年來整體經濟環境大幅變動下滑,我們學校仍然保有校務經營的優勢,仍然克服各種困難,有相當好的成績,但也不可諱言未來整體教育環境充滿危機與挑戰,競爭激烈稍有不慎就會被淘汰。我們千萬不可自滿,從今天開始我希望每一位同仁都要思考如何使朝陽永續經營,下一個十五年要走的方向與道路並確實繃緊神經並加以落實。經過這過去十多年來大家共同的努力,投入相當多得資源與人力獲得很好的成果,我要再一次向過去付出心力及在座的各位表達慰問與感謝,但是如同我剛剛所提到的未來的挑戰是艱鉅的,這麼長的時間以來我也發現有許多現象必須有所改善與精進。希望在這提出與大家共同來思考、面對及改進。
首先,我常聽到有人談論「學校主管與企業不同,學校主管的任務是領導與服務,而非狹義的管理」,這種似是而非的觀念長久以來一直存在多數同仁的心裡,以至院、所、系學術主管很多是「班代」型,而非我們在管理上所定義的「主管」,這些「班代」型主管認為主管的任務是以「服務至上」為原則,以致鉅細靡遺都要集體決策,集體決策可以避免獨斷,其立意也許無可厚非,但實際運作的結果可能是成效不彰、權責不明,要知道本校的行政主管與院、所、系等主管並非由老師選舉產生,您們不是「班代」也不是「教師代表」,而是「管理者」。
我們過去過於強調教授自主、成員共治,其優點是權力下放、廣泛參與,但不可否認這些年來我們發現老師因侷限在其本身專業知識以及自身小單位的利益,對外在環境的變化敏感度不夠,因此對學校的整體發展方向不易深入了解,如果各項問題都想尋求絕大多數成員的同意,決策過程將冗長、且緩不濟急,學校的事務有些是學術性的、有些是行政性的,行政性的事務應由行政工作者主導,以求效率,我們認為院、所、系等主管在執行其任務時,應有所區別,學術性事務可以採分權式管理,但行政性事務應採集權式管理,並負起行政決策責任。
我們的財務現況目前正處於創校以來最佳的情況,不但舉債指數零,且已有能力成立校務基金,但近年來我們面臨費用快速膨脹的問題,例如成長最快的支出是人事費用,三年來成長6.2%,另因金融風暴,經濟惡化,學生需要經濟資助者大幅增加,單共同助學金一項就成長372%,水電費成長7.8%,反觀我們的學費三年來無法調漲,在學生人數的增長下總學費收入也僅成長7.5%,而與我們規模相當的南台科技大學相比,我們的職員數為229人、南台為175人,教師人數我們為1,000人(專任379人、兼任621人)、南台為947人(專任589人、兼任358人)。學校要卓越,要有優秀的教師、優秀的研究設備與吸引人的建築和空間,但這些願景的實現,要有足夠的財務資源,否則一切只能夢想。
未來私校的經營環境非常險峻,我們必須認清財務現實,才能因應未來挑戰。因此我們在財務資源的分配與規劃上將會重新調整策略,在管理上為求效率,相關財務資源的分配與運用,採取集權式的管理將是必要的手段。
第二、我們的發展策略要思考創造特色、強化競爭力、具發展潛力的系所資源加碼。老師也要不斷要求自己隨時代進步加強本職學能,甚至培養第二專長,必須隨著時代不斷的創新,淘汰合併不宜的系所,不能放任招不到學生也能一年過一年沒有任何積極作為與改善之道。對營業部門(如企創學院、推廣中心、幼稚園)之經營,應以增加最終利得為首要經營理念,以免如現今總營業額增加,淨收入卻銳減。
第三、我發現我們很多同仁處理事情無法站在一個對團體最有利,最公平合理,最效率正義的角度。只要不得罪人,每個人都要做好人也因此就流於因循苟且,朝陽的競爭力就在沒有人願意當壞人的態度下一點一滴的流失,尤其我們面對的是其他學校的急起直追,等到我們發現競爭力已經消失殆盡再回頭就已經來不及了。
第四、對我們的團隊裡面的成員要有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真心付出努力貢獻的同仁要獎勵,表現不佳不願負責的人要有所懲處,真正做到強者加碼、弱者淘汰,提昇我們的工作士氣及向心力。假如學校各單位主管都能真的有好的管理,有一套公平合理考核制度每一年加以考核,據以獎勵與懲處使得正職職員亦必須自我反省是否認真負責可以通過考核,會不會被調整為約僱人員,有沒有辦法保持住你的職位,約僱人員也有機會升為正式職員。否則你的部屬7、8年還是一位約雇職員,而當主管都不曾關心過問,這樣是應該合理嗎?這就是大家都要做好人而不願得罪人得惡果。
在校務檢討會上,個人還有兩件任務,請全體同仁務必全力以赴,爭取榮譽,發揮影響力。
第一件事,98學年度開始,本校就要接受評鑑。在國內家庭少子化下,學校招生日漸困難,評鑑結果,最能直接影響招生的數量與學生素質,其結果最終也攸關各位同仁的工作與家庭發展。因此,在暑假期間,盡可能把未做好的準備工作,力求精進使其更完整,更盡善盡美。
第二件事,最近台灣接連發生駭人聽聞的青年犯罪事件。慈濟證嚴法師已公開呼籲,加強青年人的道德倫理教育。連教育部鄭部長也在5月19日公開要重視推行「台灣有品」運動,即「品德教育」、「藝術扎根」、「終身閱讀」、「環境永續」,期帶動台灣「人人有三品(品德、品質、品味)」。灌輸學生尊重生命、孝親尊長、歡喜承受、愛鄉愛國、吃苦耐勞,圓融中庸的生命核心價值,期盼全體老師自下學年起,對學生要經常耳提面命這些觀念和態度,讓我們朝陽成為全國最具倫理與道德施教典範的優質學府;讓朝陽學生更懂得在人際互動中表現尊重、責任與紀律的優秀態度和行為。
剛剛我們也聽到了我們的創校校長曾騰光博士的退休感言及對全校所有的教職員同仁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我本人除了要再次向曾校長夫婦表達他們對朝陽貢獻最深的感謝之外,我也非常認同曾校長所提到希望大家共同去努力改進的方向。例如對於朝陽的精神和價值,不管是一般社會或朝陽校園,已少有人提到或討論,直到本學期教育部才提到要推動三品 (品德、品質、品味),它是朝陽創校時即有的靈魂,也是待人處世和發展校務的基石,朝陽的精神價值,在於:
1、校訓 ─ 勤學、敦品、力行(師生一體適用)。
2、十六字箴言 ─ 無私無我、不貪不取、任勞任怨、全心全意。
3、四個第一 ─ 禮貌、和諧、整潔、敬業精神第一。
這些精神價值看似抽象,但都可以身體力行。它對教育機構顯得無比重要,要時時處處加以強調和力行。
在座的每一位同仁,都是我們朝陽大家庭的珍貴資產,任何一位同仁的健康都是我所關心的,任何同仁的成功與榮譽,對我個人及朝陽來說,都是一項無限喜悅的收穫。以上是我個人對大家勉勵的講話,請大家參考,並祝福大家:
順利成功、美滿幸福。
楊創辦人於97學年度第2學期校務工作檢討會上致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