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系推動本位課程 培訓具核心專才實務之社工菁英

社會工作系主任 劉邦富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自民國89年設立以來,即秉持透過社會工作專業訓練,培育優秀社會工作人才,以協助解決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並因應邁向福利國家之需求的理念,培育理論與實務兼具的第一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達成設系目標,本系的具體作為有三:首先延聘社會工作直接服務課程之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各項技術與實作練習,強化學生助人專業實務工作之能力;其次,順應國際化潮流,鼓勵國際交流,不定期邀請國內具實務貢獻之人士及國外學術專精之學者前來客座,使學生能吸收更多經驗,並訂定與國外大學之交流計畫,進行短期研究,培養宏觀之國際視野;最後,提供助人專業的實務界同仁進修之管道,提升實務服務的品質,並使理論教學、學術研究、實務工作能有更好的整合。
  因此,在教育部頒布「發展系科本位課程政策」前,本系即以因應「社會需求」之理念,於歷年課程規劃時,納入「分科學程」概念,例如青少年社會工作、老人社會工作、家庭社會工作、弱勢家庭社會工作、工業社會工作、非營利組織管理等分科學程教育,以培訓具「核心專才(core competence)」的實務工作者。今依循教育部發展系科本位課程政策,並配合本系「中長程發展計畫」,將本系本位課程規劃成「直接服務社會工作」、「間接服務社會工作」、「老人社會工作」等三個模組,希望培育出理論與實務兼具的第一線社會工作員。
  為培育具國際觀且擁有核心能力的社會工作人才,本系課程規劃主要參酌文獻如下:1.行政院2007年大溫暖計畫—社會福利套案;2.世界各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之比較;3.國內社工人力需求、運用、困境因應之調查評估研究報告;4.社會工作師法;5.本系陳麗欣老師所完成的台灣社工勝任能力與社工教育課程現況之研究;6.本系中長程發展計畫;7.考選部公布的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考試各應試專業科目命題大綱等,以上述資料為基礎,由課程小組召集人謝儒賢老師撰擬初稿提本系課程委員會討論,完成初稿後並邀實務界專家及本系畢業系友、在學學生分別進行焦點團體座談,廣泛蒐集各界意見,彙整送外審後再提本系課程委員會作最後討論,完成社工系本位課程規劃案,已於97學年度新生入學學生開始適用。
  為涵養所謂具「核心能力」的實務工作者,本系課程規劃涵蓋三個層面的專業知識:包括專業必修、專業選修、模組選修(老人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社會工作和間接服務社會工作等三個模組)。其中,專業必修的目的在涵養學生「基礎實務工作職能」,專業選修則在培育學生的「進階實務工作職能」和「特殊服務領域知識」,而模組選修課程則在建構具核心專才的就業職能,學生於畢業前須依修業規定完成至少128學分數,始得畢業。另一特色為本系課程規劃完全符合考選部近期研商修正社會工作師考試應考資格、應試科目、命題大綱會議結論辦理,尤其是社會工作師考試應考資格規定自民國102年後應具社會工作(福利)實習或實地工作至少400小時始能報考,本系課程規劃已符合考選部的要求。
  此外,為提昇學生的學習品質,實施部分專業必修課程小班教學制,包括「會談技巧」、「社會團體工作」、「社會工作實習」等課程;未來,將視實施成效且在學校開課鐘點數許可下,擴大辦理專業必修課程小班教學制度。另外,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實務工作」能力,除在專業必修中設有「社會個案工作」、「社會團體工作」、「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等課程外,並在模組課程中提供「個案工作實務」、「團體工作實務」、「社區工作實務」等進階實務工作課程,以強化其實務操作能力,落實「畢業即就業」的本位課程規劃目標。更重要的是,可藉由此本位課程規劃,培訓學生擁有通過專業證照檢定、各級社政公職人員考試之能力,並激發學生繼續進修之基礎能力與動機。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