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想世界雕塑展 名雕塑家王英信邀您一起體會人生

【本報訊】20件刻畫生命的人物雕塑作品,栩栩如生的矗立在藝廊,讓整個校園沉浸在藝術的氛圍之中。為了讓藝術在校園紮根,通識教育中心特別邀請該中心兼任教授,同時為名雕塑家王英信,推出年度大展「王英信的藝想世界」,於10月30日在設計大樓禮堂藝廊舉辦開幕式,展期至11月30日,為期一個月。
 投入雕塑創作已30餘年的王英信,此次「藝想世界」在本校展出20件雕像,包括「親情溫馨」、「鬆弛」、「英國雕塑大師亨利摩爾胸像」、「吶喊」等作品,皆為人物及裸體系列,是他30多年來最具代表性的雕塑作品。王英信擅長以青銅材質,刻畫人體肌膚與親情的細膩感受,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台展三少年」更可謂是「用雕塑寫美術史」。


 王英信表示,有感於前輩畫家日漸凋零,為了替這些大師留住神采,決定為前輩膠彩畫家林玉山、陳進及郭雪湖等三人塑像,當時這三人以未滿20歲之齡,入選台灣美術展覽會第一回展,驚動畫壇,因此被譽為「台展三少年」。


 王英信說,「台展三少年」之歷史地位備受推崇,且都得過國家最高榮譽之文化獎,目前只剩下現年100歲的郭雪湖在世,加上三位大師年輕時的照片及資料十分有限,僅憑模糊的平面影像,要創作出立體的少年神采,是難度極高的挑戰。因此為完成這件作品,王英信反覆思考後,認為人的骨骼及肌理,不會隨著年齡變化而改變太多,僅有臉部肌肉鬆弛程度上的差異,因此決定以「時光倒流法」來塑像,先雕塑三人90餘歲的塑像,再慢慢捏出18歲時的年輕神采,費時一年創作,終於成功捕捉三人神韻。藝評家謝里法曾讚譽「台展三少年」作品表示,這三位大師有開啟美術新時代之功,但透過雕塑家王英信之手,更塑造了台灣美術史的時代里程碑。


 通識教育中心主任耿慧玲表示,名雕塑家王英信憑著一股對雕塑的熱情與幹勁,作品多次獲得國際美展大獎,包括1987年日本國際現代美展金牌大賞獎、1994年法國藝術家沙龍國際榮譽獎、台陽美展金牌獎等多項大獎、並連續三次入選日本雕塑界頗負盛名的「日雕展」,獲推薦為免審查作家等殊榮,此次「王英信的藝想世界雕塑展」,每一件雕像都有不同的人生涵意,值得細細品味。

名雕塑家王英信之作品「台展三少年」,以時光倒流法,為膠彩畫家前輩林玉山、陳進及郭雪湖等三人塑像,神韻唯妙唯肖。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