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溝蓋新發明 營建系研發獲好評

【本報訊】國際原物料持續上漲,金屬價格攀升,行政院治安會報發現,容易銷贓的公共設施已成為竊賊新寵。警方今年度7次針對資源回收商、舊貨商的全國性掃蕩,光是宵小盜竊的水溝蓋就查獲8萬多公斤。不少民眾因施工單位來不及蓋上水溝蓋,就直接跌落6公尺深的涵洞內,嚴重威脅行人安全,因此本校營建工程系副教授李明君特別研發新型「RPC(活性粉混凝土)水溝蓋」,取代傳統鑄鐵水溝蓋,期能降低失竊率,減少意外發生。


 此項「RPC(活性粉混凝土)水溝蓋」新發明,甫於9月底榮獲「2007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發明競賽銀牌獎,該競賽共有18個國家、866個攤位,上千項新發明與技術專利參展。發明人營建工程系副教授李明君老師表示,一般鑄鐵的水溝蓋,生命週期約30至50年,若改採RPC此種超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生產水溝蓋,抗壓強度及抗彎強度均高,其設計厚度可與一般鑄鐵水溝蓋有相同之厚度,載重試驗可高達12,000kgf以上,兼具抗磨損及耐久性,約可使用一百年不會損壞,大幅延長水溝蓋生命週期,且成本約與鑄鐵水溝蓋相當,不會增加生產成本,還能降低水溝蓋失竊率,增進施工方便性及環保永續性,獲各方好評。


 李明君老師強調,本校近年來不斷提高科技研發經費比重,加強培育優質創意人才,而營建工程系亦設置「材料實驗室」、「結構實驗室」、「營建操作實驗室」、「非破壞檢測中心」等專業研究設備,讓師生能在完善的儀器與分析軟體輔助下,進行多項研究發明,為朝陽爭光。

營建系李明君老師(左)研發之RPC水溝蓋,榮獲「2007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發明競賽銀牌獎。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