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策略權威朱博湧 蒞校暢談企業創新與產學訓合作發展策略

【本報訊】中小企業長久以來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更是台灣40多年來繁榮與發展的碁石,但在全球區域整合的經濟環境下,現今國內中小企業者所面臨到的困境,包括生產成本的高漲、自由貿易協定取得不易、相關產業外移、人才培訓困難及難與其他低工資開發中國家競爭。因此,如何藉由創新研發及有效的知識管理來突破經營瓶頸,改變原有的產品形象,走出另一番新風貌,已成了中小企業經營者所面臨的新課題。
 有鑑於此,本校企業創新學院創新育成中心於11月21日舉辦「95年度技專校院創意、整合、新技術產學合作研討會」暨「驅動中部科學園區整合型產學合作計畫成果說明會」,特別邀請中部科學工業園區招商委員會執行長陳明德及藍海策略台灣版作者╱宏碁基金會標竿學院院長朱博湧專題演講,主題分別為「企業創新與產學訓合作發展策略」及「中小企業何突破困境—談『創意、整合與新技術』的藍海策略」,結合產、官、學、研各界的經驗與智慧,並透過業界的經驗交流,使中小企業在面對未來產業環境快速變化之威脅與機會,協助中小企業們掌握市場契機及思考其在全球競爭中的經營模式,獲得熱烈迴響。
 企業創新學院院長王敏昭表示,此次研討會以創新為主軸,主要是思考如何提高產品品質和技術藉以創造差異化或多樣化使其成為我國中小企業未來在國際市場發展的新優勢,希冀為競爭激烈的中小企業開創第二春。
 研討會中,藍海策略權威朱博湧院長並以「黃尾袋鼠」、「SWATCH」、「台積電」、「建華銀行」及「正新橡膠」等企業創新策略為例,說明台灣企業通常追求的是成本的優勢,但因策略同質化與競爭加劇的結果,使得利潤逐漸降低,在過去利率不高,股東對報酬的要求較低的情況下,尚可生存。但在全球化的潮流下,產品若無法差異化,會落入所謂「紅海策略」的流血競爭,最終將使大家均無利可圖。反觀「藍海策略」的邏輯,在於追求還沒有被開發的市場,以及尚未被創造的需求,只要能適當的掌握市場需求的趨勢,便能轉為企業成長的契機。

藍海策略台灣版作者朱博湧(右二)受邀至本校創新育成中心專題演講,與鍾任校長(中)、副校長曾耀銘(右一)、董事簡肇涵(左二)及企業創新學院院長王敏昭(左一)合影。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