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蛹之蝶,飛向國際~我的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之旅
社會工作系94級校友 徐小玲
2006年的夏天,朝陽學習旅程的結束,我展翅如同破蛹之蝶,飛向國際,這樣的旅程是夢想的實現,可以前往德國紐倫堡,除了我自己的創意更重要的是環境資源的堆疊,我的蛹來自於大環境,而創意發明對於就讀社會工作系的我而言,有實際的技能距離(如設計圖等),但通識的課程拉近了這樣有形的距離,也讓社工系的課程發揮了它無形的能力(需求、觀察與思考),兩者相互結合,產生最大的夢想效益,實踐了我的國際夢。我只是個體,由老師、學校與大環境構成了這個完成體,讓國際在我面前,等我去發現、發展與發光發熱。
在德國7天,用我年輕的眼睛,涉世未深的心靈,讓我感受到各國菁英的創意,一個館如同2個朝陽體育館大的平面,集結了韓、美、德、俄、台灣、大陸等各地的代表,個個皆是有備而來,年紀不分小大,最小參賽者甚至才10歲,那個小孩最後得到大會的特別獎,因為他的發明是「可以算命的心靈塔羅牌」,這真是令人覺得不可思議,讓我覺得不同國家擁有風俗民情,對於發明參展即有不同的心情與表現。
在台灣代表團裡,我擁有許多的資源與肯定,因此在尚未頒獎之前,我就給我自己80分的表現,因為我已充分準備。
頒獎當天,我告訴自己,「就算沒有得獎,也代表自己努力過,千萬別給自己太大壓力」,這是壓力調適的準備工作。但頒獎的過程是煎熬的,因為關心我的團友們給我很大的支持,更是不斷給我打氣,希望我不到最後關頭,不要輕易放棄希望。所以直到頒獎的最後一刻,當我知道我未得到大會的肯定,沮喪卻又不能讓關心我的人太過於難過。也因此,我失去最佳尋問成績的機會,這是一大「學習重點」,在頒獎結束後,我沒有任何尋問或質疑的動作,讓我失去除了瞭解成績的機會,更讓我失去向評審請教的機會,評審來自四面八方,在頒完獎後各自回國,這樣的疏失讓我最不能原諒自己,畢竟我是帶著大家的期望來到德國參賽,失去獎牌卻沒帶任何原因,也因此我想了好久。
接下來的行程,思考是我唯一能自我提升的動力,是什麼原因讓我失敗,又或者是什麼原因讓我沒有第一時間前往詢問無法勝出的原因,終於在回國後的第一個星期,我想通了。其實,並不是因為我的產品、想法、創意不夠精細,不夠創新,而是我自己從來沒有這樣的參賽經驗,所以我沒有足夠的自信,對自己的作品沒有信心,不敢跨越從小到大的層級思想,總是以為能在日後得到解釋或指導,才發現在國外,自己就是自己的代言人,想做什麼要做什麼,一定要讓自己在當下,為自己勇於負責替自己大聲說話。
現在起,我要將我的經驗分享給朝陽的學弟妹、同學以及老師們,勇敢的為自己的夢畫下一個很美麗的餅,大口大口的咬下,然後細細的品嚐它,因為品嚐讓你可以感受它的美味及箇中的意涵,千萬別再踏上我們中國人「差不多先生」的性格了,相信自己的能力與創意,讓你成為台灣下一個年輕有為的發明家。
●社工系校友徐小玲發明新式圖釘,代表台灣赴德國參加紐倫堡發明展,與德國研發連續玻璃洗杯機之發明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