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荊楚文化之旅 校際交流生情誼
編者按:第3屆「兩岸大學生荊楚文化之旅」活動8月底圓滿結束,再度將台灣和大陸的大學生串連在一起。本校師生一行16人在通識教育中心劉振維老師及學務處課外活動組張有恒的帶領下,和華中科技大學的師生進行為期9天的交流,為兩校情誼留下美好的見證。
本校環管系二年級學生 丁韻萍
就先說說我所見的華中科大吧!他們的讀書風氣,不是台灣學生所可以競爭的,在暑假期間,讀書自習的學生不在少數,他們為了和人群競爭,獲得人們的肯定及賞識,必須不斷的自我充實和提升。我一方面感到幸運,一方面感到難過。幸運的是我生活在台灣,有充裕的生活,難過也是生活的充裕,而容易不懂得珍惜,把過多的時間花在無所事事上,對於現況也容易滿足,忽略了自我的提升和要求。
在這旅程中參訪包括長江三峽、東湖、荊州古城、黃鶴樓、三遊洞等,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長江三峽,那聳立的懸崖峭壁,以及開門見山的視野,不再是用言語可以形容的。此行除了風光明媚之外,也與當地學生聊了不少,在交談過程中,讓自己對兩岸文化差異上,又有更深一層的認知。其實,與其說是文化的交流,還不如說是感情的交流,不管是華中的學生還是台灣的學生,彼此都以最真誠的心來互動。
返回台灣的我,此時正想念著你們,因為你們的真誠感動了我,謝謝你們的用心,讓我在這次的旅程中,學習到不一樣的感受。
學務處課外活動組帶隊老師 張有恒
武漢,一個看似熟悉,實際上卻很陌生的地方,一個與中華文化習習相關,卻只能在書上看到的名詞。而今,一次的緣份,武漢走入了我的生活,我則進入了歷史故事。
到了華中科技大學,第一個活動就是由華中副校長歐陽康教授主持的開營儀式,有雙方師長及學生會會長致詞、互贈禮物、授旗等等,短短的一小時,我發現到海峽兩岸文化背景的差異。尤其是兩位學生會會長(大陸稱主席)的表現,風格迥異,華中徐亞威同學以隱健的台風、紮實的內容,讓臺灣學生心生佩服,而朝陽詹秉軒同學則以輕鬆活潑的方式擄獲大陸學生的心。第一天晚上的歡迎晚宴,朝陽和華中的學生以熱情的態度和簡單的遊戲,迅速地建立起彼此的友誼基礎,顯見社團經驗對同學在人際關係上的幫助。第二天上午參觀面積三百多公頃的華中科大主校區,相較本校校地面積27公頃,真是小巫見大巫,我們一行人花了一個上午,從校區的西邊走到東邊。晚上華中科大特別邀請劉克明教授進行「荊楚文化」的專題演講,劉教授以其鏗鏘有力、極富情感的語調以及圖文並茂的報告,帶著我們進入荊楚世界,再次驗證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三年級學生 梁璐
這已是我第2次參加荊楚文化之旅活動了,又是一段難以忘卻的記憶。在這短短幾日裏,你們帶給我的欣喜和雀躍依舊呈現在我的眼前。還記得攜手登上黃鶴樓,一覽“惟見長江天際流”的勝景;還記得一同踏上赤壁古戰場,憑弔千古英豪的豪情和滄桑;還記得在編鐘的千年之音中,感受我泱泱中華綿延不絕的血脈和智慧。泛舟長江、三峽之旅讓我們敞開心胸,激烈的籃球賽、創意無限的聯歡活動更令我們意猶未盡。
在這短短的9天裏,我們一起鬧,一起笑。一起進餐遊戲,一起活動談心,總覺得有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情。有關學術的、文化的,每當一個話題一起,大家總是那麼興奮不已。好多次我們一聊就聊到半夜,那種無話不談的感覺是那麼的親切,那麼的令人感動。
就讓我們把這些思念都寫下來,武漢的秋天來了,華中科大的梧桐樹開始落葉了,真的希望那寫著我祝福的葉子,可以飄過海峽祝福你們!
●課外組張有恒及通識教育中心劉振維老師率領14名學生社團幹部至大陸華中科技大學參加「兩岸大學生荊楚文化之旅」,圓滿達成校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