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區大學學員對服務績效滿意度 談回流教育市場的新契機

推廣教育中心副主任 孫本禎

21世紀乃是知識經濟發展快速及終身學習的世紀,以「主要在建立一個屬於平民大眾的學習園地,進而解放知識,建構公民社會」 為其設立的理念與目標的社區大學,於民國83年經黃武雄教授率先倡議下相繼成立,根據「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民國93年的調查統計,我國目前各社區大學已有71所,並分佈於全國22個縣市,為鼓勵終身學習,政府也於民國91年由總統頒佈「終身學習法」,象徵我國正式邁入終身學習時代。以台中市而言,市政府以公辦民營的方式委辦經營,相繼成立6所社區大學,民國94年春季班招生人數即高達7,875人次,但台中市6所社區大學在開辦費也未獲台中市政府補助及市場重疊等的條件下,各社區大學面對資源不足、多家經營、同質性高的競爭困境態勢下經營,各社區大學如需增加經營績效,勢必需要從了解學員對社區大學服務的績效滿意度著手,以了解學員如何以顧客的觀點評判社區大學的經營成效,故本校推廣教育中心於民國94年3月針對台中市社區大學學員為研究對象,希望探究學員對社區大學的服務績效滿意度,並找出影響其服務績效滿意度主要因素,期望作為本校長期經營成人回流教育及社區大學教育市場等,在擬定行銷策略上的重要參考,以提升服務績效與財務績效。


從本次的研究中發現及建議如后:1、由於學員對服務績效滿意度,會受到學員對行銷策略偏好認知影響;2、學員個人基本特質不同,確實會使部分行銷策略偏好認知有所差異,而學員的年齡與行銷策略偏好認知表現間也有部分相關存在;3、台中市社區大學學員對總體服務績效滿意度與品牌策略、產品策略、促銷策略、價格策略、通路策略偏好有顯著相關;4、社區大學的辦理應著重在師資、課程與對學員自我有幫助上;5、社區大學的行銷策略不要過分強調價格與促銷策略;6、結合政府資源提供12歲以下托育服務,改善阻礙進修因素;7、建請政府結合大專校院資源 補助專業教室設備與租用經費;8、以品牌策略及通路策略為主訴求行銷,最能貼近學員的需求;9、增加提升工作相關課程廣度 以增加男性參與的比例;10、社區大學與高等教育應規劃接軌配套方案。


面對台灣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現況下,各校對於招生勢必進入短兵相接之時代,因此推廣中心未來策略,將考量前述研究的結果與資源,朝向以成人及回流教育之學習人口為目標,並與本校進修部及企業創新學院合作,期使學員成為推廣教育學員後,能更進一步成為朝陽的正式學生,以拓展服務與財務績效,因此,未來本校推廣教育中心擬朝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1、中部科園工業區成立後,本校企業創新學院將正式進駐,初期將主攻園區內員工之碩士及二技在職學分課程,搭配銜接進修部正式學籍,並配合企業創新學院,有效爭取園區廠商之各類訓練合作案。
2、加強與大台中地區之企業與工會等之訓練合作,目前本校承辦台中市勞工大學,藉此平台,已與多所企業及公會完成內部訓練課程,並建立良好之關係;未來並將循此模式與企業或工會合作,以專班形式開設課程,俾以精簡但高回收之概念經營。
3、開設各類短期之自辦班隊,未來將努力開拓一日型或日間短期型班隊,以分攤硬體之營運成本;同時藉由年度預算編列,建構特色化之專業學習教室,建立推廣中心之區域學習中心特色。
4、本校所承辦之台中市五權社區大學及台中縣山縣社區大學,兩所社區大學評鑑皆為第一,社區大學已成功為本校在台中市與台中縣山線地區,立下響亮名聲,同時配合教育部非正規學制授予學位之政策,結合本校學分專班課程推廣至社區大學。
5、積極結合中區職訓中心及縣市政府資源,開拓職前、在職及失業勞工教育訓練案,以拓展職訓能量。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