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好書 看好片 博雅教育競賽培育人文菁英

【本報訊】為提昇學生之人文素養,人文暨社會學院特別於94學年度開始實施全院之「博雅教育課程」,此係結合本校全人教育的「辦學理念」(重視專技人才的培育兼容人文社會科學人才的養成),與「勤學、敦品、力行」的「校訓精神」,規劃出具有人文特色的博雅閱讀與博雅視野之好書、好片賞析課程,期能培養出擁有多元視野、宏大器識,關愛生命意義、懷抱時代環境,具有正確通達世界觀的技職專業人才。
人文暨社會學院院長黃國彥表示,博雅教育(liberals education)之「博雅」的拉丁文,原意是代表當代社會精英所需具備的學識及技能,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曾大力提倡閱讀運動,就是希望年輕人充實寬廣的博雅學識基礎。過去技職體系的大專院校,往往給人一種重理工、輕人文之感,只求科技職能之精進,卻疏忽了人文通識的涵養。當新生進入大學,除了專業學科的修習外,仍有許多其他的思想和生活方面的知識需要學習:例如對自我的認知、對於生活應有的態度、以及拓寬各種知識的認識範圍等,因此人文學院特別鼓勵e世代年輕學子,能接受博雅教育的薰陶,培養出高貴的品德和善良的心,舉止行為進退應對合宜,端莊有度,才會受人尊敬。
人文暨社會學院秘書孫扶志表示,該院針對大一新生,於入學時發給每人一本「博雅教育學習手冊」;其餘大學部、研究所及進修部同學則自行以筆記本撰錄,推動自發性的「博雅教育─讀好書、看好片」之課程,由該院各系、中心推薦各領域專業經典讀物及非專業優良讀物各20冊書單,至學院彙整,此40冊讀物可涵蓋書籍及非書籍,例如影片、藝術品賞析等列為「博雅教育叢書」,作為博雅教育之主體範疇,並可視需要逐年更新推薦書單。學期初亦鼓勵本院「人文社會科學專題」開課教師、各系授課老師搭配其專業課程將「博雅教育叢書」列入課程心得撰寫或考試內容,以激發同學之學習動機,並商請各系老師擔任好書導讀好片導看、學習認證及閱讀心得競賽評審之工作。
此外,為鼓勵學生參與博雅教育課程,人文暨社會學院亦研擬「博雅教育叢書廣博閱讀心得撰寫」與「博雅教育叢書精進閱讀心得競賽」之獎勵辦法,累積至本學期計有13位同學獲得廣博閱讀心得撰寫之獎勵;另於本學期末舉辦精進閱讀心得競賽,頒發優等1名、佳作4名圖書禮券之獎勵,總計發出之獎勵金額為13,500元整;另外「博雅教育學習手冊」所累積之閱讀心得認證,亦得列入本院各項獎學金申請或菁英學生等獎勵措施的佐證資料,對於培養學生養成博雅閱讀之習慣,具有正向的激勵作用。
人文暨社會學院期許博雅教育課程能在該院紮根,進而推行全校,協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增廣閱讀視野,畢業後能擁有對知識相當程度的了解,對自己的民族學術、文化涵養有基本的欣賞功力,且能有效地思考,清晰地溝通思想,適切地判斷是非,辨識普遍性的價值,進而涵育具人文素養與專業知能的技職人才,為國家社稷所用。

● 人文暨社會學院舉辦「博雅教育閱讀心得競賽」,獲得佳作之學生與院長黃國彥(中)合影留念。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