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系影片《擬貓態》 榮獲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短片競賽優勝
【本報訊】由本校傳播藝術系大三學生鍾文芳等12人所拍攝的電影劇《擬貓態》,繼榮獲「第8屆兩岸四地學生電影錄像節」台灣地區推薦影片後,近日再傳捷報,奪下「大陸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7屆大學生短片競賽」業餘組優勝及「第2屆台灣大專院校貳零紀念影音」短片類第2名,表現十分優異。
《擬貓態》一片以細膩的拍攝手法探討性別議題,獲得主辦單位評審的青睞,片中描述一名不懂分手滋味的男子,嘗試用鳳梨罐頭填滿胃和心,但寂寞一直潛藏在他心裡。這名男子連續幾天都夢到了那隻貓,在夢中他們開心的玩耍,他卻從來沒有喜歡過這種驕傲又冷僻的生物。一天,他遇見了女孩,或許也是那隻貓,也或許是寂寞在體內作祟,終於,他開口了:「當我養的貓吧!」劇中,貓女孩代表的是社會上的女性,而男子用各種方式束縛住他,女孩察覺到被綁住之後,終於也靠自己脫離了,最後才發現,給予束縛的人,才是真正被束縛的人。
本校傳播藝術系師生,一得知獲獎的消息時,均十分振奮,導演鍾文芳表示,回想起拍攝過程,雖然熬夜拍片十分辛苦,但12位組員合作無間,以最佳的默契,盡心盡力完成整部作品,此次再度榮獲國際大獎,除了感謝指導老師外,更希望未來能再接再厲,勉勵傳播系的學弟及學妹們,能更多充實自己,拍出膾炙人口精彩影視作品。
除獲獎影片《擬貓態》外,本校傳播藝術系亦有多部影片同樣入圍此次第2屆台灣大專院校貳零紀念影音聯展,包括傳播藝術系校友楊鈺彬等15人所拍攝之劇情片《左轉燈陌路》入圍劇情長片類;鄭瑋葶等24人所拍攝之劇情短片《測不準原理》入圍劇情短片類;王靜萍、楊路得、楊宗桓等人拍攝之紀錄片《畢業‧旅行》入圍紀錄片類;陳明婉拍攝之平面攝影《凝視》系列入圍傳統攝影類;黃冠傑拍攝之《河洛戲棚》入圍廣播類,表現可圈可點。
傳播系獲獎作品《擬貓態》,以細膩的拍攝手法探討性別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