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景觀的永續 工藝視覺的饗宴~設計學院從創意啟航

設計學院院長 王小璘

為達成校務發展目標,本校設計學院以培養專業知能與職業倫理兼備的優質人才為使命,實現學校以深耕台灣、永續成長之願景。整體而言,本院依短中長程計畫之重點發展策略,在教學方面側重「實務為主、理論為輔」、「學以致用」培養術德兼備、手腦並用之專業技術人才;在研究方面強調「資源整合」、「學術交流」;在服務方面著眼「產學合作」、「回饋社群」。
本校設計學院成立於民國86年8月1日,院內包括4個系2個所,即建築系、工業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系、都市計畫與景觀建築系、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博士班)及設計研究所(碩士班);提供學生科際整合技職訓練的設計教育,從社會、人文、自然、經濟及工程技術等學域以至於實務的知識領域。
設計學院分為兩大組群即「建築群」與「設計群」,「建築群」包括建都所、建築系及都景系,「設計群」包括設計所、工設系及視傳系,兩大組群間之互動與整合,透過院務會議、院教評會及國內外研討會機制,加強協調。在課程上依師資專長相互支援,共同進行教學及研究合作,推動與產業界結合,參與地方社區計畫,進一步形成教學、研究與服務一體的學院特色。
本院重視社會、人文、自然、經濟、科技等領域,以下列教育措施作為本院整體特色之呈現。
一、全人教育:
兼顧人文素養及實務能力之培養,由平時師生藉導師課開導及生活互動,教師在待人處事行為及專業知識求取之態度上以身作則,使學生耳濡目染逐漸導向擁有良好品德及社會責任感,具備實事求是、團結謙和、勇於創新之人格特質。
二、整合性學程規劃:
因應時代設計潮流變遷,整合系所課程,包括促進不同領域設計方法及技巧,擴展學習領域及提升設計教育層次。
三、專業能力培養:
以革新教學方法,如與學生積極互動問答,配合時勢重組調整專業學科,使學生養成獲取新知、提升解決問題之能力,進而發揮創造力。
四、四化教學目標:
以「教學深度化」使專業知識之傳授由基本層面到達細部解析深層;「思考通識化」以共同課程逐步引申,使學生免於鑽牛角尖而建立明確之思考模式;「設計社區化」以結合生活鄰里作設計專題及設計題目,使設計能結合民眾認知;及「學習電腦化」強化電腦能力及應用與業界順利接續;達成四化政策實施教學。
五、三明治實習計畫:
要求學生於暑期及下學期時段,擇期至相關機構單位實習,培養實務經驗。
為因應社會產業趨勢、國家發展方向及國際潮流,未來並將建都所歸建建築系及都景系,設計所歸建工設系及視傳系,建都所負責博士班,以整合資源,發揮最大成效。本院在教學方面,以提供實務為主、理論為輔之課程,培養具專業能力、職業倫理、敬業及團隊精神的學生;在研究方面,進行應用性研究,協助業界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在服務方面,與社區密切結合,帶動地方整體發展,並維護自然環境。
為推展設計創意、兼顧國際趨勢,配合學校研提教育部獎勵教學卓越計畫,本院亦率先規劃「跨領域綠設計人才培育之計畫」,針對原有專業教育作大幅創新改變之計畫,旨在以系所個別設計構思,在材料、造型、空間及意象上,相互提供獨特見解,並落實於設計作品之呈現,透過此一系統及漸進式創意養成之專業訓練,達成以下四大目標:(一)培育全方位創意設計人才,提昇專業設計能力;(二)整合跨領域專業知識,建構知識溝通平台;(三)結合政府、產業及相關資源,強化學校整體競爭力;(四)共同創作包含景觀、社區、建築、室內、家具、用品、商品、形象及行銷的整體設計案。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