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校園飲用水衛生

總務處提供

近年,無論是環境保護及工作場所的安全,均已是大家重視的議題。因應此潮流,本校於民國90年2月1日於總務處下成立環境安全衛生組,統籌本校部分環保及實驗室、工廠安全衛生管理工作。業務範圍包括,校區污水廠操作管理、校區廢棄物清運及處理、資源回收、飲用水管理、病媒蚊防治及消毒與實驗室及工廠安衛管理等工作。
從業務項目可知,本組業管工作攸關大家的安全與健康。各位每天飲用的水、產生的廢棄物及排泄物均由本組負責處理,如果有處理不善,恐會有影響健康的危機。而這其中又以「水」最為重要。平時,水資源捶手可得,大家對它並無特別感覺,然一旦無水可用,則生活品質嚴重受到影響。921地震時,本校地下抽水井嚴重毀壞且自來水公司停止供水,無水可用的痛苦,想必大家仍記憶猶新。
水,占人體體重的80%,我們每人每天也要飲用2-3公升的水,而且水是人體各個器官活動的媒質,擔負著各種人體生理功能。飲用水水質的良窳,將對人體健康會造成重大影響。本校供水系統分「飲水」及「用水」2大系統。飲水來源為自來水,用水來源則為地下水。其中,自來水經校區配水池後直接送至各大樓供飲水、餐廳等使用;地下水輸送至本校淨水廠後,經過濾、活性碳吸附及二氧化氯消毒,再送至各大樓提供部分洗手檯、廁所及景觀用水等使用,有關淨水廠之處理流程,如圖一所示。從總務處環安組歷次檢驗結果,水質均可符合標準,且較本校自來水水質佳。
自來水公司自河川取水口,取水後經混合、膠凝、沉澱、過濾及消毒等程序,透過輸水系統送至家戶使用,一般而言,自來水於出廠時均能符合飲用水標準,只是經過管線傳輸過程或因家戶蓄水池未清洗而易受污染,可能進而造成不適飲之狀況,所以主管機關總是建議我們應將自來水煮沸後再飲用較安全。本校自來水水源與一般家戶一樣,來自於自來水廠,所以面臨的問題亦相同。本校飲水人口眾多,對此類問題不得不視為重要議題。根據常見的自來水污染現象,本校也採取了相當之因應措施,以減少污染之發生,包括:
一、各大樓自來水蓄水池採高於地面設計,蓄水池周圍及上頂、下底均與四周牆壁區隔,避免牆壁裂縫,造成滲水或遭受污染。
二、各地下蓄水池人孔蓋以高於地面方式設置,防止污水流入。
三、各蓄水池人孔加蓋並上鎖,防止閒雜人開啟。
四、每半年(寒、暑假期間)清洗及消毒校區各蓄水池。
雖然,本校採取上述措施確保自來水水質,但管線輸送時所產生之問題是我們無法預防的,尤其是校外的自來水輸送管線。而為提供全校師生良好的飲水衛生及品質,本校共設置137部飲水機,除少部分熱水機採離子交換樹脂外,其餘皆為逆滲透系統,且人文與科技、管理、教學及宿舍等大樓因用水量大故採用中央系統式,處理流程如圖二所示。為使大家對飲水機的處理功能有所瞭解,以下簡單進行說明。
一、過濾布(網):由特殊之濾布,如微細孔徑之發泡樹脂或特殊之有機聚合物或由棉線纏繞而成,藉其微小之孔徑,阻截、濾除大於濾材孔徑的懸浮固體物,達到過濾去除水中雜質的目的。
二、活性碳:活性碳係將高碳物質經熱處理、碳化等程序處理後,製成的多孔物質,其主要用於去除水中懸浮固體外,亦可去除餘氯及達到脫色、脫臭等功效。
三、離子交換樹脂:主要是去除水中硬度物質,如鈣、鎂、鐵、錳等離子,將硬水軟化成口感較佳之軟水。經軟化處理後的水,最明顯的效果是水煮沸後不易殘留水垢。
四、逆滲透膜:它可以去除水中的微量物質,如三鹵甲烷、溶解性固體及一些重金屬污染物質等,經過處理後的水已幾乎達純水的程度。
五、殺菌設備:本校所採用殺菌設備包括臭氧、紫外燈管及中空絲膜(隔菌),其主要功能為以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或阻隔水中細菌、病菌及濾過性病毒等。
「有良好的設備,亦應有優良的管理」,本校除使用良好的製水設備供全體師生使用外,並依據「飲用水管理條例」規定,委請專業廠商每月進行飲水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且也定期委託環保署認可之廠商,進行飲用水水質檢測,從歷次檢驗結果顯示,均能符合標準,以近日(9月9日)檢測結果為例,總計採樣24部飲水機,結果均合格。雖然,本校已有良好的飲水機管理制度,但仍有賴使用者的妥善對待,例如,不要將茶葉泡麵倒入飲水機內、不要以大型容器盛裝飲水並保持飲水機周圍環境整潔等。如此,才能讓本校的飲用水達到真正安全及衛生的目標。

圖二 中央逆滲透飲水系統處理流程圖

圖一 本校淨水廠處理流程圖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