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大學生荊楚文化之旅 拓展國際視野

社工三A廖禹瑄

今年的盛夏,我和一群不熟識的同學於6月30日至7月8日一同參與華中科技大學所舉辦的『2005年海峽兩岸大學生荊楚文化之旅』。我們一行人共16位,其中包含兩位課外活動組的老師及14位來自不同學院(含進修部)的同學。這次的學生遴選標準涵蓋了許多層面,包含學期成績、操行成績、勞作教育成績在一定的標準以上,以及具有特殊才藝或曾擔任社團幹部者,從一道道關卡中脫穎而出的我們,積極地在華中展現出活潑大方的一面,推揚校譽,從他校的回饋反應中,我一定要大聲的說『我們成功了』!
華中科技大學的校園總面積近4,520,000平方公尺,天啊!好大的學校,我真的無法想像在學校裡除了教學大樓、宿舍、體育館、游泳池、食堂外,竟然還有菜市場、大賣場、理髮廳、銀行、機車店、洗衣店、服飾店等,只要是跟日常生活有關的,在華中的校園裡應有盡有,到現在我仍認為『那是城市,不是校園』!
該校學校人數也是多的可怕,在校學生近70,000餘人,光是研究生16,716人,就比我們全校的師生還多了!
這是我第一次搭飛機,既興奮又緊張,在飛機起降的過程中,耳鳴讓我感到非常的不舒服,但學習之心卻不因此而消弱,因為我是秉持著一顆熱誠的心,飛到華中科技大學交流與學習。很榮幸能夠代表台灣四所學校於開營儀式上台致詞,但我卻緊張的而忘詞,站在台上不知該如何是好,無意間脫口而出一句『對不起,我可以看小抄嗎?』頓時,台下哄堂大笑,使得原本莊重嚴肅的開營儀式,因此而充滿歡笑聲。開營儀式結束後,華中的學生開心的跟我說『原來開營儀式是可以這麼的熱鬧、快樂啊!』,從此可得知他們平時對於一個典禮儀式是多麼的莊重謹慎。這些對我來說,真的是一次很難得、特別的經驗,也給了我一個警惕,上台致詞前一定要演練數次才不會有詞窮的情況出現。
這幾天我們到了好多歷史古蹟,隨著古人的足跡遊覽武漢東湖、楚城、黃鶴樓,欣賞茶文化講座,亦參觀湖北省博物館,觀看編鐘表演。我們也踏上了三國赤壁之戰的所在地赤壁古戰場、避暑休閒勝地玄素洞、擁有難以數計古文物的荊州古城等等,也有去參觀世紀工程長江三峽大壩,目睹人工智慧是如何改造大自然,到了仙人溪,我們乘坐索道,在山谷中聆聽美麗導遊的清脆歌聲,接著乘船赴三峽,觀賞巫峽、瞿塘峽、西陵峽,每個景點的壯麗與雄偉,都令人讚嘆不已。一連串緊密而豐富的行程,讓我敞開心胸,整個人心曠神怡,原本疲累的身驅,就在這充滿歷史氣息與親近大自然的旅程中,獲得紓解與放鬆。
這趟近十天的『荊楚文化之旅』可真讓我大開眼界,原來我的視野是如此的狹隘,原來我是如此的渺小;在學校,或許師長、同學們給我肯定與鼓勵,讚賞我是個優秀的學生,但到了華中,我真的深深體會到,我是個如此平凡的學生!身為一個學生,『國際觀』真的不能沒有,因為未來與我們一同競爭的不是同班同學,也不是同校、同系的同學,而是整個亞洲甚至是整個廣大的地球村。到現在,如果還老是把身邊的人當敵人,未來的競爭力想必將落後於其他競爭者。要『放眼望世界』,而不是『把自己鎖在既定的框框裏』。
感謝學校給我這個機會,參與如此有意義的活動,更要感謝我們的帶隊老師劉組長與徐大哥,在活動過程中,用關懷的心照顧每一位學生,我們這群小鬼,一定讓您們很頭痛吧!最後要感謝的是華中科技大學的師長及學生們,沒有他們的用心與努力,我們也不會有這麼棒的一趟旅程,從最後一天的晚會和在武漢機場相互擁抱的情景,就可以知道我們是多麼的捨不得這趟旅程了!至今,我們仍用MSN互相聯繫,分享生活經驗,無話不談。關杉、張樂、蔣睿、正奇、朵朵、孫錚、樊宇、陳哲、鳳姊姊、吳迪、康偉,在對岸的你們,過的好不好呢?朝陽的學生永遠祝福你們唷!

本校16位學生參加「2005年海峽兩岸大學生荊楚文化之旅」,與華中科技大學學生交換學習心得,成功開啟兩岸學術交流大門。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