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朝陽 築夢實現教育價值
校長 鍾任琴
新的學年有新的計畫,也有新的希望,首先展開雙臂迎接朝陽新鮮人的到來。能進入朝陽學府深造,代表你已搭乘這艘載滿理想、熱情與希望的郵輪,航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本校以「勤學、敦品、力行」為校訓,其明顯的意涵,即在要求學生全心向學,以期經由優質的學校環境開始之後,成為傑出的專業人士與優良氣質的好公民。
自民國83年立案招生以來,朝陽一直自許為一流的高等教育學府。本校的教育使命是「培養專業知能與職業倫理兼備的優質人才」,所有校園的教育活動,在實踐知識技能的創新、傳遞與保存,且經由 產、官、學、研資源的結合,協助學子開啟幸福美麗的人生。因此,校長很自信的告訴所有朝陽的學生及家長們:「就讀朝陽,是你人生的正確選擇與判斷」。
學校創立12年來,校務經營,薪火傳承,愈顯卓越。先是首任校長曾騰光博士奠定根基,繼之楊濬中校長全新經營,本校優質學風已儼然成型。深信在兩位校長的傳承之下,不論校務經營專業或學術專長成長均能掌握其核心精神與成功軌跡,接棒奔馳並持續追求卓越。
本校歷年發展,以「精緻化」、「資訊化」與「務實化」為三大策略方針。在「精緻化」方面,以教學為著力起點,逐步全面深化學生人文涵養與建構學術特色。換言之,本校教育的標的,是塑造學生「手中有藝、腹中有墨、肩上有擔、目中有人、心中有愛、臉上有笑」這般人文情操與科技實力兼備的人才。在「資訊化」方面,為因應潮流趨勢,便利教學與研究,所有校務活動與行政管理,全面E化。這不僅在提升校務管理的效率與效能,更意味著引領學生在自屬專業領域內善用資訊操作與通訊科技能力,與世界脈動接軌,做個有能力、有尊嚴、有貢獻的地球村公民。在「務實化」方面,具體人才培育目標,乃在滿足社會各行各業的需求。在作法上,透過產學合作模式,從課程設計、師資禮聘、教學進行都需要密切結合,同時兼及社區整體營造的策略與要領,進一步落實科技大學辦學願景。
本校是國內第一所私立的技術學院,亦是國內第一所私立科技大學。這種光榮的歷史紀錄,不只是因時間因素所建構之結果,而是以更多的辦學績效所帶來的專業及成果。過去全體師生所努力的績效,具體呈現本校的辦學特點,包括:(一)董事會之監督權,校長之行政權,教師之教育權與學生之學習權,保持良好之平衡互動;(二)校風淳樸、和諧、友愛、團結、校園凝聚力旺,師生關係融洽;(三)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之教學,兼顧「教學與研究」之學術發展策略,展現「務實與前瞻」兼備之綜合性科技大學;(四)重視學生之專業教育、生涯教育、勞作教育及倫理教育,寓有濃郁的人文與科技交融學風;(五)硬體設備新穎齊全,軟體制度靈活人性化,所有校務運作資訊化,校園內人人受到尊重與關懷;(六)對問題有敏銳的回應機制,以師生立場反思,檢討措施甚至未雨綢繆,以消弭校園可能發生的問題或困擾。
本校為追求「深耕台灣,永續成長」的願景,以發揮人才培育、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的大學功能。進行自92至95學年度校務發展計畫,由下而上的方式邀集全體同仁參與意見達成共識,迄今整體計畫已完成,這部打造朝陽成為優質科技大學之藍圖,涵蓋學術部門與行政部門。學術單位站在第一線與他校競爭,肩負建立學校特色之重任,發展計畫著重前瞻性;行政單位站在第二線作支援的角色功能,發展計畫強調務實性。
大學之可貴在於學術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管學校或學生都在築夢,實現目標藍圖,縱然有學校屬性或學科分劃之差別,但就開創、傳遞、承接知識而言,都是開放的自我系統,沒有任何設限。這些理想藍圖,要有落實的功夫,否則僅是海市蜃樓。借用美國教育家懷特海(A. N. Whitehead) 對大學的論述:「成為鼓舞我們夢想的詩人,並且成為我們理想的建築師」 這句話,鼓勵全體朝陽學生,勇於築夢實現,本人當然也非常樂於與全體教職同仁共同勉勵,攜手實踐崇高的教育價值。
鍾任琴校長上任後,將以他在教育界深耕30多年的經驗,帶領朝陽成為一流的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