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
你看見天邊那朵雲了嗎?
-談導演蔡明亮新片【天邊一朵雲】校園巡迴演講
文/OZ
導演蔡明亮新片【天邊一朵雲】於2005年3月18日起在台灣上映,相較於過去,本片初步估計會有更好的通路發展與銷售成績。支持蔡明亮的fans(蔡明亮所謂兩極化話題發燒討論中的南極觀眾)還是一樣期待著新片,較大的觀眾板塊移動,不管是因為禁忌話題延燒,一刀未剪或者贏得柏林影展銀熊獎的光環,蔡明亮都欣見更多人願意走入電影院看他的電影,至少這是第一歩,人們透過影片正式與蔡明亮面對面,嘗試去了解、誤解,甚至看完可能還是無解,但這小小的一歩,卻是重要的,與其說是支持蔡明亮,倒不如說是觀眾開始挑戰自己既定的習慣,自我覺醒並願意打開心靈去感受他所不確定、未可知的陌生領域。
導演蔡明亮對於台灣的觀眾有信心,並且堅持以好作品來證明──創作是一條艱辛但絕對值得追尋的路。對當前盛行的消費潮流,逐漸加速推陳出新但也迅速被丟棄遺忘的商品化創意,蔡明亮反其道而行,期盼透過他的影片,提出可能在時間流裡為人所遺忘的的題材,透過不經雕琢的取景與極其緩慢的節奏,喚起人對於感官,甚至生活/生命層面的敏感度。
【天邊一朵雲】以真實呈現與人最切身攸關的身體為題材,不迴避也不霧化細節,直指觀者內心,檢驗我們對於探索自己身體仍處於尷尬幽微的舊道德侷限,視身體的探索與討論為禁忌;對於同性/異性身體的好奇,擺脫不了A片或者PLAYBOY式的僵化模式,消費著女體的姿態與裝束,或男性器官的誇張物化,永遠替換著不同臉孔但同樣被放大的青春年少,但並沒有「人」存在的餘地。加速的世界,如同強大市場機制宰制著命名與趨勢的強權,快速的提供與消耗流行題材,如真似幻的拜金樂園,有如隔著玻璃櫥窗看著投射燈下金光閃閃的LV包包──消費著名牌,美其名顧客擁有選擇的自由,但不問自己到底真正喜歡的是什麼?重視的又是什麼?陷入無底洞的刺激與疲倦,因為一切都有商業市場預先替消費者決定,一如好萊塢商業電影,帶著觀眾虛擬一場高空雲霄飛車,而人呢?或者更具體的問,你我潛在無從出路的可能性被消耗在消費的空轉中,人「真實的身體與心靈」可以存在與開發的空間在哪裡?
導演蔡明亮也殷切期許有志於電影創作的新人,創作就是作「第一人」,勇於創新,而非模仿他人與重複自己。儘管大家關注台灣電影的生存空間,但並非以打壓所謂主流如好萊塢電影的競爭心態來進行創作,而是要提出自己的作品,證明有好作品的存在,證明有一群人,可能為數不多,但虔誠以電影來探索與開發人類之各種可能性,讓更多的人變成南極的觀眾,願意走入電影院。蔡明亮也重申,文化事業不只是保存已有的傳統產業與文化資產,對歷史的時間意義而言,文化延續的積極面就是創作,就是勇於突破框線,探索未知的努力。而支持創作者的方式就是──開拓其生存空間,生產更多好的作品,然後鼓舞更多後繼的新人加入。
●傳播藝術系3月29日邀請知名導演蔡明亮(前排一)蒞校演講,與本校師生分享今年在柏林影展獲得傑出藝術成就的銀熊獎影片「天邊一朵雲」拍攝理念。
●導演蔡明亮新片「天邊一朵雲」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