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系打造台中紫禁城 台中酒廠變身文化園區

漫步在台中老酒廠,

春天的氣息,令人感到清新,
夏天的烈焰,逼人只能在傍晚出來喘口氣,
秋天的微風輕撫,使人輕鬆舒坦,
冬天的松針落地,引人無限緬懷。

沒有市區中常見的車水馬龍,
卻在市中心南區找到了桃花源,
以前的台中第五酒廠,
以後的台中創意文化園區,

這樣美麗卻又寧靜的地方,
在被發掘並再度發展後,
我們希望她能夠常存於民眾心裡。
-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研究生 李英瑋

【本報訊】經過兩年的努力,台中酒廠舊址終於在今年2月重新開放,文建會比照台北市華山藝文特區,委託本校建築系副教授楊敏芝及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團隊規劃成為「台中創意文化園區」,開放民眾免費參觀,一探這座有「台中紫禁城」之稱的歷史建築。。
復興路台中酒廠有88年歷史,自民國87年起,因遷廠而閒置至今;兩年前,行政院文建會推行五大創意文化園區計畫,位於台中市後火車站的台中酒廠,被選定為未來中部區塊的創意、文化匯聚地。
建築系副教授楊敏芝表示,台中酒廠舊址佔地6公頃,目前台灣五大創意園區當中,其面積僅次於華山藝文特區,有造酒場、釀酒場、鍋爐室以及七號倉庫等,還有日據時代的神社遺址,是多功能的歷史建築,比照台北市華山藝文特區,將做為展場、實驗劇場、表演工坊等,目前開放中部地區大專院校進駐。
因為此一規劃案經常往返台中酒廠的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研究生李英瑋表示,有別於台北的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台中園區與周邊居民的生活關聯性更加密切,由於當年產業發展及都市計畫的因素,所以現在老酒廠周圍還居住著許多老員工;穿梭在大街小巷中,隨處可遇見與酒廠有所淵源的阿公阿媽,與他們相對談,在在都可以感受那30年代的氛圍。台中酒廠的歷史質感早已穿過那道圍牆,深深的結合在市街之中。走在復興路上,隨意繞進了長春公園,已經屹立超過半世紀的清水磚牆,擋不住自台中酒廠裡透出的濃濃歷史情愫。有機會到那裡走走,會發現到,原來在這逐漸被人遺忘的台中市南區裡,竟然還保留有這樣美麗與驚歎所交織成的空間場所。縱觀全台酒廠、糖廠之保存運動,少有充滿歷史氛圍的建築空間能被完整保留下來,何況台中老酒廠竟保有完整生產流程的所有機具設備,當屬不易。
蛻變,台中老酒廠這充滿歷史感的空間,被賦予新的機能與想像,成為中部區域創意、文化、產業的交流平台—台中創意文化園區。由於目前正在辦理都市計畫專案變更程序中,在整體開發期程前,近期文建會將酒廠內具利用價值的空間作先期整備,並計畫邀請中部各大專院校設計系所師生進駐,建構一創意設計交流的學苑,希望藉由這份美麗與感動,陪伴著這塊土地一同走向未來。

●台中酒廠素有「台中紫禁城」之稱,在本校建築系規劃下,蛻變成「台中創意文化園區。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