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教學-幼教人員該如何準備

幼兒保育系研究所一A鄭雅婷 凃嘉玟

在多元智能的時代,強調的是創造性的思考,而不再是用灌輸的方式來教導孩子應該學的知識技能,教師是幼兒活動的設計與引導者,有創造性教學理念的教師,才能激發幼兒的創造思考能力。如何在孩子舊有的思考架構上,提供新的知識,並引導讓其自己去連結,而不受限於成人所給的思考模式及固定答案,所以幼教人員在啟發孩子的思考上佔有極重要的角色。
所謂創造(creativity),可分為四類,即開創性、獨特性、聯想性與理想性。而創造性教學,主要是指培養學生具備靈活獨特的思考,與具有以下特性(松井以男,1993):主動自發的記憶、質的而非量的、思考的記憶而非固定化的記憶、動機的判斷而非結果論的判斷、環境的而非先天的、個性的而非劃一的。
然而教育學者史密斯(J. A. Smith) 認為阻礙幼兒創造力的因素有:(一)缺乏智慧、過份策重計畫、依從、以同樣材料和方法教全體幼兒。(二)應用終極性問題;(三)濫用教具;(四)依賴教本;(五)行政的束縛。但我國教育學者賈馥茗提出了摒除這些障礙的方法如下:(一)要激發創造性學習的動機;(二)便利創造性的學習;(三)建立創造性的情境;(四)培養創造的能力;(五)組織統合的課程與教材;(六).運用發問技巧;(七)設計創造性的教學活動;(八)訓練幼兒聆聽的技巧。
但如何才能符合創造性教學的師資條件,綜合國內外教育學者(克拉克(B. Clerk)、畢夏普(C. H. Bishop)、寇爾漢(C. M. Callahan)托倫斯(E. P. Torrance)、魏爾遜(F. Wilson)、費德遜(J. F. Feldhusen)、迪勃雷克(P. Timberlake)、賈馥茗、魏明通等人)的看法可歸納出三項條件,即(一)提供幼兒創造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機會;(二)有廣泛的知識以適應幼兒多方面的好奇心;(三)支持並增強幼兒與眾不同的想法和作法。
綜言之,幼兒教育的成功與否,幼教老師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希望幼教老師都能不斷的自我磨鍊與努力,在實施教學時,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快樂地學習,並能培養幼兒創造思考的能力,使幼兒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則幼兒教育必然呈現一片蓬勃朝氣。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