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非破壞檢測研討會 促進產官學技術交流
【本報訊】由營建工程系、非破壞檢測協會與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工程技術發展工程科技推展中心所主辦之「第12屆非破壞檢測研討會」,已於4月30日至5月1日假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圓滿落幕,共計250人參加。研討會論文依主題內容,包括Guided Waves(13篇)、Sensor and Modeling(13篇)、Sensor and Imaging(6篇)、土木與應力波檢測(21篇)、土木與監測(5篇)、土木與老劣化(6篇)、土木與影像分析(6篇)、醫學工程(10篇)、能源與石化工業(6篇)、光電與微結構(5篇)、製程中品質監測(7篇)、銲接與超音波檢測(6篇)等計13種類別,共110篇論文。開幕式中,除邀請曾副校長蒞臨致辭,大會主席中華民國非破壞檢測協會董事長鄭勝文,亦代表感謝各界關心非破壞檢測協會在技術與授證方面的現況與未來發展,並提到除了本次研討會各場次的論文發表、促進產官學之技術交流外,非破壞檢測協會未來將繼續推動國際合作與ISO標準化,以與國際接軌,健全我國非破壞檢測的相關制度。
研討會之與會人員有來自各業界之相關檢測從事人員、非破壞檢測儀器廠商與學術單位之教授、研究生等,彼此交換與分享在此領域當中之研究與操作心得,盛況空前,大家對於本校所提供的各項服務讚不絕口。
大會論文主講人為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張培仁,論文主題為「微機電材料檢測與微波分析」,內容介紹運用傳統力學之簡支梁作為開關機制,並說明傳統力學應用於高科技產業之未來發展潛力。非破壞檢測之應用範圍廣大,不管是在高科技產業(如半導體工業)、醫學工程(如臟器之檢查)或土木領域(如混凝土內部鋼筋腐蝕情形檢測)等,皆有不錯的成效,且全球化觀念的日漸盛行,非破壞檢測協會將加強與國外交流,未來將朝向檢測技術人員技能養成訓練加強與檢測技術人員技術證照全球化等方向努力,並商請各大學共同參與規劃,朝向採認相關學分,以利人才培育,為因應全球化與標準化的趨勢,對於產業界在研發時,除了石化、鋼鐵、能源等傳統產業應持續加強工業安全與產品品質之提昇外,更應配合檢測人員的授證體系之ISO標準化,並積極加入國際組織EFNDT。此外,鋁合金、半導體、液晶顯示器等製程的檢、監測技術的研發,生產設備的預防保養,廠房的結構安全,甚至鐵路、公路、港灣、機場等交通基礎建設的耐久性與可靠度等等,均應投入更多資源,且結合產官學的力量,進行檢測與監測先進技術的開發。
研討會最後,與會人員為使非破壞檢測技術與未來發展更臻完善,建議未來將請國科會航太、機械固力、光電、土木等相關學門持續支持檢測與監測有關研究,並運用力學、微奈米、光電、生醫等相關領域的知識與人才,針對材料基本性質之定量檢測、耐久性指標之現場監測、層狀結構介面之狀況檢測等,進行相關的非破壞檢測技術整合,以配合半導體、複合材料、微機電、生醫工程、綠建築、防災、公共工程等國家重點科技項目之推動。
研討會相關網址:http://www.cyut.edu.tw/~ce/chinese/NDT11/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