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朝陽是開啟燦爛人生的起點
校長 楊濬中
親愛的同學們:
首先恭喜大家經過多年的苦讀,以及通過一定困難程度的競試,才得以進入這所美麗的高等學府;同時代表全體教職同仁,展開臂膀,歡迎諸位年輕才俊學子,進入眾所羨慕的朝陽學術殿堂,開啟你們燦爛的人生。
本校是在1994年由楊天生博士所興辦的,楊創辦人因其早年求學不易,自勵創業有成,為感念雙親的劬哺恩情,創造就學機會,嘉惠學子,回饋社會。朝陽是所純美、真美、善美的學校。我們的美寓含在穩健的學術實力、樸實的校風以及師生互動自然流露的親情。在朝陽的大家庭裏,每一位教師同仁都可以用學術研究成果、教學品質、對學生的熱情關愛,時時刻刻繫念校譽的作法而贏得尊重與肯定。在這裡教學或工作活動無庸循私,更不存在官僚息氣,學生見到校長、老師、職工只要自然對應問侯,都可以獲得課業與生活上的指導與協助。同學們學行的成長與進步,是所有教職同仁的努力重點,亦是工作成就的指標。
同學們進入校園,最重要的課題,是要求自己,如何在課堂上學得最多,學得最好,從中體會出學習的方法,建立獨立思考的能耐,學會判斷的能力。也就是在朝陽校園裏要學會往後生命中的正途生活工具和使用要領。讓自己發揮潛能,服務社會。這正如美國歷史學家Henry Brooks Adams (1838-1918) 指出大學的學習,在成就下述六種能力:(一)communication―有效的溝通 ;(二)document―據實的寫作,適時的發展;(三)observe―敏銳的觀察;(四)calculate―正確的計算可能的風險、錯誤與可行性;(五)invent―創新突破思維,程序與結果;(六)reason―理性的分析事務間的因果、利弊與優劣。
哈佛大學校長Lawrence Summer說,教育是激起腦力的火花(Set your brain on fire),隨時隨地學習。1923年諾貝爾文學得獎者William Butler Yeats也說到:「教育並不只是在裝填知識於深壑,同時也是點燃生命光輝之火(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你們今天進入朝陽,就是正在點燃你們個人生命的火炬,這如同奧林匹克世界運動場上先在聖火台點燃爆出煙火,做為人類創造更高、更快、更遠、更美的運動紀錄的競賽序幕。
因此,在你們初次躋登學術殿堂,接受洗禮薰陶之際,我要告訴你們做到下列三種功課。
第一,設定目標,宏觀高遠。展開心胸及視野,學習如何學習。盡量使每一門學科及每一堂課程,都成為對不知事物的探險的興奮航程。圖書館裏的任何一本書,校園裏的任何一角落,甚至於行走在樓宇之間的每一位師長,都是引領你興趣,願意提供你親炙探訪的珍寶。把校園學習生活視為生命中一段精緻旅程,並隨時警知自已,為探索任何未知蒼穹而預作準備。這其中的上上之策,乃是發展心思,對你現知所做所想事務輾轉辨析其中內涵寓理,同時對未知的領域引生好奇,試圖揭露了解,從而奠立系統或模塑型態。
第二,廣泛且主動的從校園的老師與同學身上學習知識與智慧。勇於去暸解他們,向他們學習長處、榜樣或典範。這就是中國古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證明。西方哲學家首先建立宇宙觀的柏拉圖亦說過,他相信教育改變一個人,當師生互動對話之際,就會爆出知識的火花。
第三,要學會如何學習。就學識的深度與教學的方式而言,大學是與中學、專科有很大的不同。在大學殿堂求知有如登爬樓梯。大學的學習,好似教授告訴你樓梯何在?通往何處?如何登爬樓梯?言後之選擇、力行、速度 在個人意願;碩士班的學習,教授只告訴你有樓梯的工具,其餘盡在個人智慧巧思與用功;博士班的學習,教授只告知你要自我提升,其他則自行發現問題,並自行尋求答案。
最後我還要叮囑你們,經常與家人保持聯絡,打通電話,發封e-mail給父母,談談自己在朝陽的課業、交友與生活,這將會帶給他們無比的信賴與溫馨的感受,這也是證明個人漸至成熟的表現。經由上述的努力,就可以達成朝陽理想中的優秀學子:手中有藝、腹中有墨、肩上有擔、目中有人、心中有愛、臉上有笑。
同學們,讓我們彼此鼓勵,努力學習,追求卓越。預祝各位同學
有個豐富的朝陽學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