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十載 築夢踏實
旭日東昇,艷陽四射,光譜躍金,奔騰茁壯,朝陽十年,厚植基礎,卓然有成。
回顧創校緣起,楊創辦人天生博士為感念父母親對子弟的教養恩澤,特別以經營企業利得,回饋鄉梓,在人文薈萃氣脈蘊藏的霧峰山坡上創辦了朝陽科技大學,作為他回報劬勞之恩。
楊創辦人深信「教育是人生奮鬥的一種準備,也唯有蓄積教育的能量,才能強大國家整體競爭力,並使台灣經濟起飛」,這句話明確指陳教育在豐沛個人的生命內涵,同時也務實推動大我環境文明的進步。
學校自開辦迄今,欣承宋博士時選擔任董事長,他以鼓勵、關愛、熱情,尊重的領導風格,為學校注入武訓興學的價值典範。其中最珍貴的教育愛與無私奉獻精神,應是十年來促成校園師生和諧互動、共識成長的根源所在。宋董事長時時以大氣度、大胸懷、大掌聲引領校務方向,並為任何校務表現而嘉許喝采,十足流露教育家的長者風範。
學校創校即揭櫫「勤學、敦品、力行」為校訓。秉鐸此一教育精神,我們日夜念茲在茲的是,如何營造更優質的學習環境,培育學生成為傑出的專業人才以及優良氣質的好公民。所以本校向來即克勉經營一流大學為自期,始終貫徹創新知識,傳遞經驗,頌揚價值為辦學職志;也就是結合產官學界資源,促進產業發展,以培養高素質的畢業生蔚為國用為辦學至高理念。針對此一終極目標,在經營策略方針上,首先講求精緻化,即以教學為著力起點,逐步全面深化學生藝文涵養與建構學術特色,並共構為校園文化與學校形象;其次是資訊化,所有校務活動與行政管理,全面E化,這不僅在提升校務管理的效率效能,同時引領學生善用資訊工具,以追求專業上的創新卓越,藉與世界脈動接軌;第三是務實化,透過產學合作模式,從課程設計、師資引進、教學進行都是指向人才培育以滿足社會需求為最高準則。同時,兼及社區總體營造的策略與要領,具體實踐科技大學的辦學宗旨。簡言之,經由「朝陽」的教育與薰陶,乃是塑造學生手中有藝、腹中有墨、肩上有擔、目中有人、臉上有笑、心中有愛,如此兼備人文情操與科技實力之人才。
綜觀今日國際情勢瞬息萬變,台灣產業環境變遷亦復朝夕迥異。學校創辦十年,不管學生人數的大幅成長,以及系所快速分劃擴增,都是非過去創校初期的藍圖所能全部含括。尤其近年國內服務業人口比例增加,資訊業產值已超過國家總產值半數以上,連社會內部活動的秩序與機制也變得詭譎難測。因此,本校為力求提升教育市場的競爭力,展現帶動國內重視高等技職教育貢獻之企圖,特在民國91年12月起,首先推行學術單位校務發展計畫的討論與研訂,半年後再擴及行政單位。所有計畫草案的擬定,都由各單位的教職同仁們全體參與,以SWOT分析表先行研判本校外部環境及內部環境的機會、威脅與優劣勢,再仔細思量可能運用的資源,訂定方針、策略與行動計畫,同時在系、院、校務會議上更邀請各產學專家領袖,進行草案諮詢研討,務期在整體產業預測、價值變遷、作業標準上都能有前瞻性、務實性的意見融入。經過長達十個月的作業與多元多層智慧的集思廣益,終於在去(92)年10月定稿,我們共同所研議出六項發展策略,以塑造學校特色,提升專業地位。當然我們亦會仔細評估並因應未來時空環境的變異,作小幅度的調整。
一、精進教學品質策略─透過三明治教學及採取菁英式的企業實習體系,落實學生「即時就業」能力的提升,甚至以跨領域的實用學程,培養學生第二專長。課程傳授強調實務操作,拓展與產業結盟的夥伴關係,使學、用、校、廠之精神與作用合一。
二、提昇研究質量策略─營造良好研究環境,持續充實圖書館館藏與實驗室設備,禮聘研究傑出教授來校任教,強化學術研究激勵制度,透過出版高水準之學術刊物,增設博士班,鼓勵教師發表學術論著,以達成提升全面提升學術科研成果。
三、建立產學夥伴策略─成立強化院級專業技術服務中心,擴大延聘產業專家領袖駐校講學或蒞校演講,鼓勵教師執行產業專案研究,提供專業諮詢服務,以產業建教合作專案,達到提供專業服務並引進資源之互利目標。
四、提升行政效能策略─學校經營主軸在於行政為學術服務。行政支援啟動校務發展的能量與速度,故藉由行政單位之整合,校務行政之電腦化,職員工考核暨輪調機制的正常運作,以達成整體行政效能的提升。
五、組織診斷發展策略─調整系所組織,改善師資結構,提升師資素質,簡化學制,加強跨領域的學程規劃。在人文學院近期增設碩士班,在管理、理工學院則積極籌設博士班。此外,就管理學院而言,逐步推行日間部四年制大一、大二不分系制度。
六、強化財務規劃策略─本校目前財務相當健全,惟仍求在現有基礎上精進,藉由增加推廣教育收入,提高建教專案收入,爭取教育部獎補助經費與學術機構研究經費之挹注,以及經由校辦研發公司之成立,向社會賢達及校友募款等作為來以充實校務基金。
學校正邁向第二階段的十年,我們以周詳與審慎態度完成了這部「校務發展計畫」,作為宏觀的藍圖,這正是未來長遠鴻圖所應預做的準備,基本上分析此計畫之特色包括有:(一)校內同仁的全員參與,而且是由下而上的意見表達;(二)結合校外菁英的智慧,倍增前瞻與篤實;(三)考量現有基礎作最大幅度的變革;(四)充分發揮學術領導行政的特色;(五)所有發展規劃均能獲致行政單位之協調與支援;(六)在中程計畫內涵上特別著重執行力;(七)本計畫已獲致全校同仁的共識,並有貫徹執行的強大企圖心;(八)任何執行步驟,都講求成效考評,並顧及到因應環境突發變異而有彈性小幅度的調整空間。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通觀海內外知名高等學府,都是歷經長時期的充實、蛻變,才有以獲致一定的聲名或成就。本校辦學僅十年,不敢奢望現今有特殊卓越貢獻,但深信我們是一所蓄積潛能,有目標有策略有方向的好學校,「立足台灣、前進亞洲、挑戰世界」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願景。
值茲創校十年,我們要為這個可喜可賀莊嚴神聖的校慶周年日子,再次向師生們提出呼籲:任何一座瑰麗的牌樓都是一磚一柱所累積而成,其中兼含智慧的設計與務實的釘砌功夫,缺一不可。我們要辦出卓越的科技大學,最重要的基礎功夫在於提升學生讀書風氣。我們辦學的信念是把任何一個朝陽學子帶起來,對於攸關讀書學習風氣的措施,諸如充實豐富多元的圖書館館藏,實施多元有效的學習評量,以及提供舒適的教室空間設備,學校都全力投入資源,但求學生們悠游於知識浩瀚和書海瓊宇之中。此外,逐步強化菁英教育,針對班級內二至三成課業成就企圖心特強的學生,學校主動提供資源,如菁英海外遊學之獎學金,進階課程之開設,五年一貫的碩士學位菁英培訓,師生聯合研究計畫參與,都是希望把有潛能、成就取向高的學生,培育為頂尖的人才,不管在學術界或實業界內都能增益本校的形象,且開啟其個人燦爛的前途。
在對全體教師的期勉上,希望透過彈性的獎勵措施,激發潛能,不管在獎掖教學或教材製作,甚至學術研究上,都予以強大的誘因,引領教師不斷自我挑戰,邁向高峰,成為專業領域中的權威。我們更希望由行政上的設計,結合不同學術專長的教師,以團隊組合方式,承接或開拓更大的卓越計畫。當然我們也會以較特殊待遇,延攬大師級專家加入師資陣容,以雁行方式,激勵本校的教師,共創科研成果。
最後,還要再強調的是所有辦學的願景,一定都要落實到在地化的認同,不僅要獲致台灣中部民眾的認同,更要擴及全國人士對本校教育成校的接納與肯定。所有發展計畫不單只著眼於本校利基的突破,而是要考量如何兼融於不等幅度外在環繞的正面互動,這不但是現在,也是未來本校成長發展的必要條件,尤其目前台灣高等教育競爭愈發激烈,任何在地化意見的肯定與支持,都會增大進步的速度與預期結果。
學校創辦十年,績效卓越,迄今巍峨樓宇,書聲遍唱,佳評如潮,這其中有太多的先輩先生朝夕勤勉耕耘的付出,這是全體師生與個人感佩之所在。我們有基礎,也有信心,更有策略,和大家共同努力,開創第二個十年的佳績。在這個歡騰的日子,虔誠祝福本校,
弦歌不輟,校運昌隆。
校長
楊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