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成立數位媒體創作中心 挑戰影視數位化
傳播藝術系助理教授 簡妙如
當今數位科技(digital technologies)的崛起,包括資訊通信、家電娛樂產品及數位影像技術等,已在全世界掀起發展熱潮。不論是政府的行政、文化及經濟發展部門,或是科技相關的軟硬體產業,皆將數位媒體視為結合資訊、通信及影音傳播的新媒體時代核心。結合技職教育的產學密切關係,本校人文暨社會學院、設計學院中的重點系所,包括傳播藝術系及視覺傳達設計系,皆旨在培育影視媒體產業及影像設計的創新實務人才,自不能漠視這股數位媒體科技的革命浪潮。
本次由人文暨社會學院傳播藝術系、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與建築系共同提出之「數位媒體創作中心計畫」,此中心之成立,不但能配合此三系發展課程特色且能提升教學成效,更可發揮其達成國際數位影像創作交流與合作之功能。為因應數位化之發展趨勢,本校傳播藝術系以開發領先的數位影視創作教育為宗旨,現提出具前瞻發展性的「數位媒體創作中心」(Creative Digital Media Center)計劃。本計畫目標為:一、逐年建構數位影像技術基本軟硬體設備,掌握未來數位媒體創作專業技能,成為本校重點發展特色,並進一步提升本校之知名度及競爭力;二、規劃數位創作相關課程、作品展、實務工作坊及在職進修機會,培養學生接觸最新的數位專業科技、知識及實務操作技能;三、開發數位影像特效及動畫的創作實驗,鼓勵數位影像作品參與國際影展,提升本校之國際交流及競爭力;四、支援校內教師製作數位教學媒體,協助教學模式之多元化及提升教學品質;五、以既有之數位媒體技術資源,爭取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及產學合作計畫,建立與業界開發數位影像作品的建教合作。
「數位媒體創作中心」規劃以下列四項實驗室之設置為發展重點特色:
(一)數位媒體創作實驗室
數位媒體創作實驗室在影視創作上,將可發揮如下功能:1.利用數位創作持續參加國內外各項影展,並以學校名義發行,建立本校於國內及國際上的知名度;2.探索數位媒體這種新興創作形式,成為整個產業界之創作先驅;3.利用本計畫之產出中心設備,發展網路藝廊(cyber gallery),這種新興的展出方式,將本校學生之作品有計畫發表於網路平台上,藉此建立本校鮮明的數位創作形象。其次,本實驗室的建置,除了提供數位媒體的實務操作及學習平台外,在產學合作及校內服務方面,可達到下列功能:1.與威達,太平,大屯等中部地區有線電視媒體業者合作,發展數位媒體產學合作計畫;2.藉由本系的數位化執行能力,爭取國科會數位典藏計劃,亦可承接產業界之建教合作案;3.提供本校各單位數位媒體平台服務。
(二)在此案建置後的未來規劃,將籌設虛擬攝影棚
配合數位媒體創作實驗室之研發及教學,結合拍攝及虛擬實境(VR)影像特效之虛擬攝影棚,是本計劃必要的空間及數位硬體設施。虛擬攝影棚即是將傳統攝影棚內所用到的道具、佈景甚至演員,由電腦動畫及視覺模擬技術來取代,再將之與傳統視訊設備作一整合。藉由電腦即時合成場景功能, 提供場景系統的多樣性變化與即時編輯的效果,將一格一格繪製而成的動畫景物,全數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3D模型環境,並將此三度空間的立體圖面放置在空無一物的綠背板攝影棚中,形成一個可以運用各種角度拍攝的實際場景。虛擬攝影棚的優點在於換景快速,運用在多元數位媒體節目中,節省遠赴國外取景成本;節目場景變化多,提供各種可能及豐富的視覺效果。
(三)在此案建置後的未來規劃,將籌設數位媒體產出實驗室
目前在世界各地,有關數位影視教育的研究已逐漸成形,並慢慢成為傳播研究的顯學之一。本計畫將運用計畫中的產出研究部分,初步建構本系之數位創作發表平台,如此本系之數位教育成果發表將不再侷限台灣本地,亦可擴大至亞太地區及全世界。本計畫亦將結合本系之重點策略「兩岸傳播學術研討會」,固定發表研究成果,確立本校在數位影視教育方面的地位。數位媒體產出實驗室將可達到如下功能:1.建立數位影音資料庫,有計畫建立數位研究之資料及成果,作為數位研究基礎;2.利用網路展示平台,除發表教師及學生作品外,並可配合政府之數位典藏計畫,成為本校或社區文化之儲存及展示中心;3.運用數位媒體之便利性,能快速將本校之教學研究之成果發表於世。
(四)在此案建置後的未來規劃,將籌設數位影像特效實驗室
數位影像特效(digital visual effect)是數位影像創作的重要項目,亦是本計劃未來階段的重點實驗室。本實驗室規劃使用之器材設施,預計是飛利浦數位視訊系統(Philips Digital Video System)與柯達電影公司(Kodak Film Ltd.)合作開發的Spirit Datacine SDC 2000多系統高畫質轉換機系統。此系統是目前可以達到HDTV與其他數位影像轉換的唯一規格系統,也是目前歐、美、日本最普及的轉換機系統,但目前台灣尚未引進的設備。本實驗室的成立,將使得朝陽科技大學成為"台灣NO.1數位影像特效實驗室",建立台灣唯一多系統數位影像轉換的專業地位,帶動台灣邁向數位影像創作國際化、數位化的新科技紀元,並引領台灣各大專院校與影像創作實務產業合作計畫,達到數位化影像創作國際交流的水準。
課程規劃方面,此計畫案規劃將直接應用於傳播藝術系課程規劃的教學內容與需求,以提昇學生對媒體數位影像創作的素養與實務執行能力。核心課程包含「影視概論」、「傳播科技」;發展課程包含「影視攝影」、「基礎電腦動畫」、「電腦動畫製作」、「影視後製作」、「網路多媒體表現技巧」、「電腦繪圖」;功能課程包含「電視新聞節目製作」、「廣告片製作」、「電視劇製作」、「電影劇製作」,「非商業類電視廣告」、「紀錄片製作」、「傳播實務專題」;另有專題與實習課程、電腦動畫應用課程及數位視覺特效應用課程等。
預期數位媒體創作中心的建立,將提升本校在國內大專院校影像創作方面之地位,傳播藝術系並計劃與台中市政府合作,共同舉辦中部國際數位影展與創作座談,帶領台灣影像創作走向專業數位化的國際趨勢。此外,由於本校傳播藝術系,一直是國內大專院校影像創作深具知名度的科系。在二技聯招中錄取率一直維持在偏低的高門檻,是二技聯招中最熱門的科系之一。自建系以來,傳播藝術系不斷的與傳播實務單位建立建教合作,常態合作的單位有五十多家,本系期望建立此數位媒體創作中心,整合校內影像創作資源,持續建立本校在國內大專院校影像創作之領先地位,並與大陸及國際其他影像創作相關之學校建立策略聯盟之關係,以提升本系師生數位特效影像創作的國際競爭力。
此外,未來階段數位影像特效實驗室若成立,將使得本校成為台灣唯一可以整合世界不同系統格式影像的單位。除了可應用於爭取國科會國家數位影像典藏科技計畫與產學合作計畫,本中心亦能整合各系統與各規格的台灣影像創作,加以數位典藏,以達保護台灣影像文化資產的目的,並達到教育部推廣的E化終身學習的目的,更可進一步與產業合作將典藏之數位影像轉換成世界各系統的影像,將台灣數位典藏影像成為加值的文化資產行銷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