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市社大發展研討會登場 整合社區學習資源
本校五權社區大學主辦 探討社大未來走向
【本報訊】在知識爆炸與全球性社會變遷的背景下,以知識傳授為主的高等教育不應只侷限在大學裡,而應延伸為終身學習。而社區大學正扮演這個重要的角色,從1998年第一所社區大學開學以來,短短6年內已成立了70餘所,北自基隆、南到屏東,都有人在接受這種優質的新型高等教育。不但提供了一般市民進修的機會,更可以藉此提升城市競爭力。為了推動社區大學課程精緻化及實用化,本校承辦之台中市五權社區大學11月26日特別假台中市立文化中心演講廳舉辦「第一屆台中市社區大學發展研討會」,邀集台中市文山、大坑、大墩等共四所社區大學的教師、行政人員及學員志工,一方面讓學員了解辦理社區大學的情形,一方面聆聽學員對社區大學的需求,它不只是給學者專家的會議,更是給所有關心社區大學、所有希望台灣更加美好的人的會議,希望能共同探索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全民教育應有什麼樣的面貌。
研討會登場之前,主辦單位特別安排甫於今年成立之「樂冠鈴打擊樂團」,表演「十八羅漢鼓」及「醒獅鑼鼓」,該樂團為十鼓擊樂聯盟中區分部,長期致力於推廣全民鼓術運動,最特別的是,將鼓術擊樂之手法轉換成運動之擊奏法,並以全球首創之鼓術運動,落實到社區教學,使「擊鼓」成為一項全民休閒健身運動,象徵全民一起「鼓」動起來。接下來,更安排兩場精彩的專題演講,分別由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所長李瑛博士主講「理論╱實務與挑戰臺灣推動社區大學經驗之回顧與展望」及本校五權社區大學主任陳茂祥主講「社區大學的時代使命與願景」,而台中市四所社區大學的主任也以「台中市社區大學經營實務」為題,針對現階段之經營發展策略進行交流,並進行分組座談。
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在應邀致詞時表示,市府授權給台中世貿、中台醫護學院、台中市基督教青年會及本校辦理社區大學校務,也代表市府全力支持四所社區大學,結合民間與政府的力量啟動台中市終身學習的列車。在進入WTO之後,競爭力就變的非常重要,台中市的社區大學正可以協助推動台中市帶向e化及學習型的城市,讓整個城市充滿學習的熱潮,市民可以透過社大課程來充實自己,一方面也藉此享受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樂趣;此外,社區大學的課程十分豐富,從養生、烹飪到理財、人生規劃等應有盡有,相信在市民支持下,台中市社區大學一定會愈辦愈好。
承辦此次研討會之本校五權社區大學主任陳茂祥表示,社區大學經過六年多的快速成長及課程內容多元化的變遷之後,應該要沉澱下來,好好反省社大的使命與角色、願景與目標,以期讓社區大學所帶動的終身學習,成為社會大眾的生活內涵,及民社區生活的一部份,並將社區大學「做中學」的教育價值觀轉成日常生活的價值觀,並將社會互助與志願服務的參與視為個人精神的修練途徑,以開創社區大學的時代新使命。
第一屆社區大學發展研討會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