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頒防火標章 本校教學大樓中部第一 消防設備高標準 尤重防火管理

【本報訊】根據統計,台灣地區發生火災次數每年平均有11,000餘次以上,人員傷亡約千人,財物損失近30億元,因此為了防止公共意外造成悲劇,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消防署、營建署、財團法人中華建築中心以及財團法人消防教育學術研究基金會共同執行的「防火標章」認證,而本校教學大樓則於12月26日榮獲此項殊榮,成為中部地區第一棟通過防火標章認證的學校建物。
本校總務處營繕組表示,此次通過防火標章嚴格審核的教學大樓,地上建築物8樓,總樓地板面積8955.46平方公尺,民國83年10月14日落成,建物內設有火警自動警報系統、滅火、排煙設備、消防專用的蓄水池以及避難器具,在建材使用上也以防火的安全材質為主。此外,該棟建物的環境安全系統兼具有消防、防盜和監視感應連線的功能,可達到不受空間限制,同步通報、快速應變的功效。由於防火標章除了要求硬體設施須符合規定外,更著重防火管理,因此該校定期舉行教職員防火講習及演習訓練,並安排大一新生及實驗室課程讓學生能熟悉校園的消防安全環境,無論是建築、教學研究各方面的設備均以消防安全為第一考量。
代表頒發防火標章榮譽的消防教育學術基金會董事長楊子敬表示,「防火標章」是一個防火安全場所的認證,主要為提供消費者簡單又容易的標識,只要看到防火標章的LOGO,就可以知道這個場所是很重視防火安全的場所。公共場所建物只要經過檢驗符合消防安全標準,就會發給有效期限二年的「防火標章」;二年後若經評鑑優良,將繼續給予標章,並以一朵梅花延續章以利識別,往後每二年增加一延續章,直到滿五個為止,即為最高榮譽,火險保費將因此逐年獲得優惠。
此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蕭江碧也指出,要通過「防火標章」認證並不容易,所有申請者除了必須通過消防安全、公共安全、防燄裝潢如防火地毯、防火窗簾等檢查外,該場所還必須確定已投保公共意外險,員工也需組成自衛消防編組,並經委員會親自到場審核後才會頒給,之後,還必須隨時通過不定期之抽檢,以確保所有安全措施不是只為應付防火標章而虛設,因此,民眾只要看到防火標章,就對該棟建築有信心。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