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分百

認識流行性感冒(流感)
學務處衛生保健組提供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一般在大流行時,10%~50%的人都會得病。台灣一年四季均為會發生「流感」,但仍以冬天天冷時較容易發生流行,歷年來大多自十一月下旬開始升溫,至聖誕節進入高峰,一般持續至農曆春節。
「流感」主要是藉由飛沫傳染傳染,經由咳嗽或打噴嚏等途徑將病毒傳給鄰近的人;亦可經由接觸發生傳染。其潛伏期(被感染至症狀出現)約1~3天,在發病前一天至症狀出現後的3~7天均可能會傳染給他人,幼童的可傳染期間可能會比7天更長。
「流感」發病初期會在數小時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全身性關節酸痛、明顯且持續的疲勞與虛弱及發燒(體溫高於38度)等不適症狀,足以影響工作能力,其症狀和SARS症狀相似。
預防「流感」的方法如下:
(一)高年齡層或高危險群(慢性心肺疾病及糖尿病等)或居住於安養機構及長期處於易快速傳染流感地方的人應考慮接受流感疫苗的接種。
(二)使在發病初期使用用抗流感藥物,可減輕症狀及縮短病程。
(三)流感患者的口鼻分泌物具感染力,應勤洗手。
(四)並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場所,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五)平時注重保健、均衡營養、適度運動,提升身體之抵抗力。
(六)保持室內通風。
施打流感疫苗注意事項:
目前國內上市的流感疫苗均為相當安全的不活化疫苗,接種後部分人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及發燒、倦怠的輕微反應,但一般均於接種後一、二天內恢復,嚴重的副作用則極少發生。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機率,接種4~6個月後保護效果即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超過一年,因此為使疫苗之保護效力能持續至隔年2、3月之流行期,專家建議應於9月中旬以後施打。對於經常出國者為避免接種疫苗後可能的發燒反應,導致SARS臨床判斷的可能困擾,民眾由國外歸國,建議間隔十天後再接種疫苗。一般懷孕前三個月不建議施打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接種禁忌如下:
(一)已知對雞蛋或疫苗其他成分過敏者,不予接種。
(二)年齡六個月以下者,不予接種。
(三)發燒或急性疾病,宜延後接種。
(四)過去注射曾發生不良反應者。
(五)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不予接種。
(六)懷孕者是否接種由醫師評估。
接種「流感」疫苗後注意事項
(一)接種後如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昏、心跳加速等及其他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以電話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局。
(二)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降低感染流感的機率,但仍有可能罹患流感,民眾還需注重保健、充分休息及適度運動並攝取均衡的營養,以維護身體健康。
(三)接種流感疫苗無法預防SARS或一般感冒,民眾不管有無接種疫苗,一旦有發燒症狀,仍應循序釐清病因。而接種流感疫苗後48小時內約有1-2%可能有發燒反應,應提供醫師以為診斷之參考,至於接種48小時以後的發燒症狀,應提醒醫師,可能另有感染或其他發燒原因,也不能因此排除感染流感的可能。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3,10月30日)「流感疫苗接種須知」及「流感接種疫苗問與答手冊」,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站(http://www.cdc.gov.tw/influ92/influ_info.htm)

衛保組健康中心開放時間
健康中心開放時間 醫療門診時間
日期 時 間 日期 時 間 駐診醫師
星期一~五 8:00~21:00 星期一 12:30~13:50 童冠勳醫師
星期 六 14:00~20:00 星期三 12:30~13:50 王奇威醫師
歡迎師生多加利用!衛保組關心您。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