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上絲路 優選作品集10月出版

提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 通識中心課程大躍進

【本報訊】「海上絲路之探索」學生作品集,是本校通識教育中心「海上絲路之探索」計畫第一年的成果,該計畫也是本校執行教育部「提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的一項子計畫,執行時間為民國91年9月1日至95年8月31日,共4年。
通識教育中心耿慧玲老師表示,由於臺灣處於海上絲路的中心位置,是所謂西、東洋針路的分界點,臺灣地位的興起,與海上絲路的蓬勃發展有相當密切的關聯,欲瞭解台灣的歷史發展與將來之定位,應該由海上絲路開始。因此通識教育中心整合中心歷史專業的專兼任老師,以「海上絲路探索」為主題,規劃一系列有主題的歷史地理課程。在第一年的課程中,設計了四門有關海上絲路的新課程,分別為顏清梅老師的「絲路與中國航運」、何孟興老師的「海商與東南中國」、王振勳老師的「東亞華僑與中國」、及耿慧玲老師的「香料與歐洲東亞交通」,並邀請專家學者為學生們作相關的演講,有東海大學古鴻廷教授的「原鄉文化與海外發展」、中正大學歷史系廖幼華副教授的「合浦明珠」。
通識教育中心自91學年度參與教育部「提升大學基礎教育計劃」海上絲路文化課程撰寫報告的9個班級中,選出14組學生的作品,分別從不同的主題探討海上絲路文化,這些作品大致分為兩大範疇,一是交通篇,一是台灣篇。榮獲教師評定為優選作品之名單如下:
香料如何改變歷史╱二進資管四B張正芳
印刷術之外傳╱二進保險四B 黃惠菁
中國絲綢對海外文化的影響╱四財金二B侯旻宜等七人
鄭和下西洋╱四財金二A 陳慧宜等六人
海上絲綢之路的演進與歐洲文化的興起╱二進資管四B艾慶平
香料之旅╱二進保險四B 林淑慧等二人
從姓氏看根源╱四環管二A羅鴻偉等二人
開台聖王-鄭成功╱四財金二A王愉雰等十二人
台灣北部城門與砲台╱四資管一B 王翔柔等五人
台灣南部城門與砲台╱四資管一B 胡芷瑋等六人
海上絲路之略述╱四財金二B 黃雅琪
鄭和下西洋╱四財金二B 莊麗玉
訪問台商╱四進財金二B 曾麗美等五人
莊牛老先生訪談記錄╱四營建二B 洪廷卓等二人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