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集集火車站模型 工設系學生獲獎
以1:48比例縮小 老房子變新店舖
【本報訊】本校工業設計系三年級學生汪銘峰,日前參加由袖珍博物館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所舉辦的「第三屆娃娃屋創作比賽-老房子變新店舖」,以集集火車站模型創作,榮獲入選獎,該作品自4月1日起至6月22日在台北袖珍博物館展出。
主辦單位表示,「娃娃屋」源於16世紀德國的皇宮貴族之中,因此娃娃屋的外觀,大多是承襲德、英、法等歐洲國家最常見的都鐸式建築,本次以「老房子變新店舖」為主題,主要是希望讓大家有機會重新認識周遭具有時代及文化意義的歷史建築,包括南投的「集集老火車站」、台中的「二十號倉庫」、北投的「溫泉博物館」等,都成為創作的素材,而這次競賽共有來自全國約30件作品參賽,希望能藉由創作,活化古蹟。
為了打造集集老車站的模型,工設系學生汪銘峰前後花了半年時間到集集鎮實地勘查,利用各式紙材、壓克力條、人工草皮、PU材質、室內裝潢隔板等,以1:48的比例,將原物縮小成精巧的模型,實際製作時間長達2個月。汪銘峰說,集集火車站建於西元1933年,歷史悠久,是座檜木建造的車站,雖然遭逢921大地震,幾乎全毀,但在各界的努力下,自鹿港徵集資深傳統建築修復匠師,利用原木頭、屋瓦再造,賦予老建築全新的生命,並於2003年1月31日重建完成,因此激發他的創作動機,希望呈現台灣本土精神、文化與藝術。
汪銘峰說,能夠得到這個獎項,他十分感謝工設系所提供的學習資源,而且老師對他也相當鼓勵,給他許多創作的啟發,。
集集小火車模型以1:48比例縮小,手工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