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世界 探索生命的內涵
編者按:學生諮商中心於91年11月25日至12月3日所舉辦之「當陽光變冷-生命教育主題輔導周」系列活動,受到熱烈迴響,因此本期特別刊登「生命教育徵文比賽」前三名之精彩文章,與您分享生命之美。
「生命」是必須透過學習
營建三B謝昆達
「你要知道怎麼活,就必須先知道怎麼死。」--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公元兩千年的夏天,一個炎陽高照酷熱的季節。熱浪直逼腦門的下午,無處遛達的我只好將就隨手拿起了一本書來打發時間。翻了幾頁卻發現自己就像是海岸上的礁岩不斷的被浪濤拍打著,在心中已經激起了無數的浪花。沒想到那麼一個無趣的午后,卻有可能將改變我的一生。
「生命」當你去重視它時,你才會發現它的內涵。你就好比是一顆種子,當種子還未發出嫩芽時,它頂多看起來是一顆扁皺乾硬的石子。你的自我意識就藏在裡面,那時候你的自我也就等於那顆種子,種子也就等於你的全部。但一經春風沐浴之後,你開始「覺知」了,你在那時刻真正的體會到如果種子不發芽,就跟石子一樣沒啥分別,就算是經過了千百萬年,如果不經過那萌芽生根的時刻,那它永遠也只是一顆石子。當種子在萌芽的那一剎那,它才會發現它有可能會成為一棵大樹,它才會知道原來它只是一棵大樹的一小部分,甚至是那麼多不起眼小小的一部分。它原本以為包裹在那乾皺外皮內的自我才是它自己的全部,可是有一天它意外的成為一棵可以孕育千萬顆種子的大樹後,它才發現原來真正的世界,是在突破那層皺皮後才開始變得美麗,變得遼闊。種子是樹的一部分,也是一棵樹的全部。你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全部。面對「生命」的態度,是真正的做到對於它完全的了解,才有可能提昇生命品質;如何的了解生命的內涵,我想就是不斷的去學習吧!
在人生的路途上,有順遂有曲折,有坎坷當然也有喜悅。而一路上走來,總是匆匆忙忙的路過,卻都忽略了身旁最細微的感動。什麼是你人生當中的轉捩點呢?或許那只是在一瞬間發生的感動,但卻可以在你生命中刻劃出深深的記印。時光的飛逝或許你應該停下腳步,去思索這一些問題,將生命的意義找出來,而不只是渾渾噩噩的去虛度你的光陰。
生命的啟示
幼保二B翁金霞
在我二十年的生命回顧中,沿途儘管走得一顛一仆,但我從不曾因此一蹶不振,也許是不如敘寫得如此坎坷吧?你問。
對於一個當年僅有十五歲的女孩來說,父親的永別是那樣的痛徹心扉,從此,孤單但堅強的母親帶著六個孩子,嘗遍世間心酸、看盡人間冷暖。轉瞬間,女孩長大了,要求母親讓她繼續讀書罷,可母親已心力交瘁,心有餘而力不足呀!那一刻,女孩仰望著無窮穹蒼,在內心吶喊:『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就得接受命運無情的安排?』回答她的只是兩行冰冷的淚痕;穹蒼卻依舊遼闊。突然,她領悟了--命運不是靠人給的,而必須靠自己創造。
女孩獨自一人拎著簡單的行李,坐上火車到台北工作,她滿懷純真,以為工作職場和學校是零差距的,卻在同事無止盡的勾心鬥角中看見人性的醜陋。當價值觀開始形成拉鋸戰時,女孩痛苦極了,卻也在這過程裡,學會保護自己、學會獨立自主。她,再也不是那個凡事依賴的女生了。一年裡,升學仍是她想想望望,不曾遺忘的心願,於是,靠著自修的方式,一年後捲土重來,仍然考上朝陽,是上天安排好的吧!只是,為何比別人多繞了那麼辛苦的一大圈呢?
那個女孩就是我,經歷了這些年的生活動盪及生命淬鍊,也許過程有太多不堪,但當我回首前程時,反而會覺得自己的故事比別人更精采。至於對母親的怨早已消逝於無形,為人母親的怎可能狠心拒絕子女的心願呢?是年輕氣盛的我太過於無知,看不見母親內心底同樣掙扎的兩難。現在的我,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總能隨遇而安,人生的大起大落已嘗過,再也沒有什麼是值得我大悲大喜的了。相較於時下的年輕人一昧追求外在的物質享受,我卻更專注於內在心靈品質的提昇,只因為我堅信:內在涵養豐富,對外無所求,自然能在紅塵中輕安自在。
曾經
社工一B 陳妍君
曾經,我認為我是被世界遺棄的飄零人。
我以為我終將過著慘淡的人生。
自私地扮演著自我放棄的角色…。
1999年的那年過年,一向疼我的奶奶,急性胰臟炎,全身插滿了管子,躺在充滿死寂和藥水味的加護病房內,和窗外歡樂過節的氣氛形成強烈的對比…。
沒有人知道她是否撐得下去,環視病房內的人,都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瘦小的身軀蜷蛐著,乾癟的手臂插滿了管子,搭配著毫無生氣的臉龐,只有輕微的喘息聲,提醒著我生命的存在…。視神經衝擊著我的思維,我好害怕!只有不斷地向上天祈禱,才能舉起步伐走出那未知的病房。
時間過得很緩慢,我看著醫生和護士來來去去,我數不清奶奶究竟挨了多少支針、換了多少罐點滴?我只是靜靜地陪在她身旁,給她與病魔博鬥的勇氣…。
我知道上天是眷顧我的,我沒有失去她。但奶奶的體力明顯的大不如前,人也消瘦了一大圈,我心疼著她為生命博鬥的盡心盡力,更讓我回頭檢視我的生命。
生命的鐘,從一出生就沒有重頭的可能,只能向前不斷地邁進,如果我們只是在原地踏步,也只有輕微的滴答聲,提醒著它的流逝…。也因為如此,讓我更珍視我的生命,這不僅為了自已,更為了身旁的每一個人,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沒有放棄為自已努力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