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生物技術系所熱門 學者憂心配套措施不足

【本報訊】生物科技為一低污染工業,其天然資源需求低且偏重於密集之科技人才,十分適合於國內產業界發展,因此早在民國71年行政院就將生物科技列為八大重點科技之一,國內各學術研究單位也相繼成立相關研究群(系、所或中心),並開設生技相關學程,培育產業所需人才,但是產業銜接卻無顯著之績效,因此本校11月8日特別邀集了40位生化領域的學者專家,假行政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辦一場「技專院校生化工程課程規劃與專題研究論壇」,探討國內外生化工程教育概況及生化工程課程規劃,安排與會的學者專家從學生來源、課程安排、師資延聘及研究經費等方面來探討技職院校在生物技術領域的現況及其問題,獲得熱烈迴響。
理工學院院長曾耀銘表示,除了本校將於92學年度增設「生物技術研究所」之外,台灣科技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中心」及台北科技大學的「生化與程序工程研究所」也已經相繼成立。明新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翁文爐進一步指出,為配合教育部推動「生物技術科技教育改進計畫」,技職體系之南台科技大學、輔英科技大學、明志技術學院及永達技術學院等學校都成立了熱門的「生物工程(技術)系」,其餘大多數之化工、應化等相關系所都將生化工程列為發展特色,成立生物技術學程,生化工程學程或於專業選修課程中開設生物化學、生物科技及生化工程等課程。不過,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吳文騰卻十分憂心的表示,各校實驗設備之需求、生化工程相關科系之課程規劃等配套措施,要能真正落實,才能培育生物科技產業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