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工系畢業展 藍芽研發成焦點

【本報訊】本校資訊工程系畢業專題展5月7日至5月11日在資訊大樓三樓展開,14組畢業生秀出多年的努力成果,包括「DES加密Chip設計」、「智慧型控制軟體模擬發展系統之設計」、「以類神經網路方法建構網路通訊密碼之加密及解密研究」、「渦輪碼編碼、解碼器之研究」、「網際網路上之及時影像門禁監控系統的實作」及「以Unix為主之網際網路列印工具的實作」等議題,都獲得相當高的評價。
在這次資工系的專題展中,畢業生以「藍芽系統之無線收發應用」結合了利用藍芽的無線通訊收發模組裝置,以Visual C++為設計平台做一簡單的交談應用視窗,並透過實際程式內容之開發,瞭解其通訊協定之傳送訊息方式,達成資料、聲音的傳遞。該組專題指導老師楊政穎表示,藍芽無線通訊開發模組的設備費用相當高,對於學校能夠不惜重金投資在學生的專題製作,表示相當感激,經由此次專題的製作,已經培育出多位具有藍芽系統開發淺力之工程師人才;同時,藍芽無線通訊之開發在該系並非隨著畢業專題成果展的落幕而結束,反而是另一階段的開始,竭誠歡迎對於藍芽系統開發與應用的企業、工廠與該系聯繫,共同研發藍芽之具體應用。
楊政穎老師進一步解釋,藍芽(Bluetooth)這項科技是在最近10年內新興起的技術,因為它的短距無線通訊便利,讓它在近幾年來在通訊界造成一股受歡迎的風潮。實際上兩個藍芽設備間,建立起連線的通道協定,應用無線收發的方式,達成設備與設備之間資料、檔案、聲音的傳送。使用這一項技術,將使得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得到了改善變得更方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連絡變得也會變得更加的便利了。藍芽這個名詞,原本是歐洲中世紀丹麥的國王哈雷德二世(Harald II;940-981)的名字,由於他畢生致力於協調丹麥與挪威的紛爭,促成兩國的和平,並有著統一四分五裂的瑞典、芬蘭、丹麥等國家的偉大不朽功績,所以瑞典的易立信(Ericsson)公司就引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一套無線傳輸的技術,意味著這技術能夠像哈雷德二世國王一樣,發揮統合的能力,可以將不同廠商所生產的設備,能夠透過這種技術所訂定之通訊協定標準,進行相互通訊和整合。
自從易立信公司提出藍芽技術這個構想後,獲得許多廠商的支持,所以在1998年2月,由易立信、諾基亞(Nokia)、英特爾(Intel)、東芝(Toshiba)和IBM共同組成一個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小組,致力於共同推動藍芽技術與應用,其目標在於建立一套完整的開放性的標準規格,定義出這些開放性標準與規範之後,以方便各家廠商依照既定的規範來發展、製造自己的產品。即使是由多家不同廠商製造的產品,但是仍具有高度的相容性與互通性。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