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地震 本校各大樓安全無虞

921地震後營建工程系埋設監測系統立即觀測顯示 各大樓傾斜角變化不高

【本報訊】3月31日在花蓮外海發生芮氏規模6.8的強烈地震,震波持續1分鐘以上,全台各地都感受到劇烈搖晃,由於這起地震是花蓮外海琉球海溝震源區,自民國7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地震,且本校位在震度4級的台中縣霧峰鄉,因此校方立即委託本校營建工程系附屬技術中心及營建工程系黃怡碩老師進行校內各大樓耐震追蹤監測。
民國88年的921大地震,造成本校校園嚴重毀損,經過全體師生的努力,校園得以重建,但因地形改變,造成地質與山坡穩定性的問題,依然是校園安全的潛在危機。因此當時本校便核定「校園建築物暨地文監測計畫」,針對校區現有建築物之結構體、基礎與擋土牆等設施,埋設儀器或設立監測點,進行觀測,藉由長期性的觀測結果,確保校園的永續安全。
本校營建工程系附屬技術中心在331地震之後,立即進行校園建物的傾斜觀測
,以了解此次地震對學校建物傾斜程度之影響,量測結果顯示,331地震前後,對學校建物傾斜量,在南北向上傾斜角度變化最大的為工程大樓,達1分27秒,其次為立體停車場,達37秒;而在東西向上傾斜度變化量,最大的為宿舍頂樓(近操場一側),達1分10秒,其次依序為宿舍頂樓(近設計大樓),達57秒,而工程舊大樓亦有53秒。
整體而言,331地震單一事件對朝陽校園建物傾斜度的影響,其相對比值高者傾斜角度變化值並不高。累積的傾斜度變化量截至4月10日量測為止,最必須注意的為行政大樓(近資訊大樓一側),南北向達23分31秒,東西向達6分19秒高出其他建物甚多,但離達危險程度仍有一段距離。基本上,331地震對行政大樓之傾斜度影響不大,惟行政大樓(近資訊大樓側)基礎曾發生淘刷現象,雖已灌漿進行地盤改良,仍需密切注意其未來發展,本校營建工程系附屬技術中心所有參與研究計畫之同仁會持續監測,以維護全校師生之安全。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