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與創作成果 對台灣建築文化具卓越貢獻

建築系劉克峰老師榮獲台灣文化獎

【本報訊】本校建築系老師劉克峰今年4月份榮獲台北西區扶輪社第8屆台灣文化獎之台灣建築獎及台灣美術獎第一名,主辦單位表示,劉克峰老師在西方現代建築理論的研究成就有目共睹,尤其將其史論研究轉化至建築設計的創作,以及建築設計教學的方法上具有前瞻性,以他的學術與創作成果,對台灣建築文化之創新,有卓越之貢獻,因此特別頒發台灣文化獎,以表揚他個人在建築領域上的成就。
劉克峰老師為東海大學建築碩士,目前正在攻讀英國倫敦Architecture Associate歷史與理論博士班,現任於本校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及東海大學建築系,專長學科為設計創造、建築形式分析、藝術賞析、建築理論及設計方法等,他的創作風格獨樹一幟,從著迷於繪畫領域的鑽研,到空間作上的多變嘗試,劉克峰一直遊走在自由疆域的邊界,不受形式主義的影響。由於實驗性的設計理念,打破傳統建築的僵化印象,劉克峰在2000年就曾榮獲英國在台協會教育文化部所頒發的個人建築設計獎,十分傑出。
因為個人的優秀創作,劉克峰因而成為建築空間領域的評審最佳人選,他曾經受邀擔任彰化縣政府建管課開放空間預審委員、空間美學小組(全國學生競圖)委員及評審、全國學生競圖高年級組評審委員、台中市繼光街造街競圖評審委員、彰化縣市府建管科都市設計審議會、室內論壇評審委員、1999年度室內金獎評審委員、室內論壇評審委員,累積相當的實務經驗。
劉老師以將近十年的教學經驗,從逢甲、東海、實踐一路到朝陽,從藝術評鑑、現代建築史到設計課程的教學,他試圖運用不同的媒介,帶領學生進入另度時空的創作領域探索,例如引用電影「銀翼殺手」、「魔法師的寶典」之電影文本和符號意涵,激發學生的創作思考。此外,電影也深深影響劉克峰的設計風格,他以兩件住宅設計案為例,都是引用導演奇士勞斯基的電影「十誡」及「藍色情挑」,作為詮釋空間的依歸,進一步探討深刻的人生課題。
劉克峰說,很榮幸獲得這個台灣文化獎,也希望未來能為台灣的建築界,多作一些事。

●劉克峰老師作品【千手佛佛寺】--以千手佛的意象,千幅輪圓心與千手的對四方萬物的天地人神義,當成型態與空間內涵的定義方式。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