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學生海外傳心聲

Hello,我們是朝陽的國際交換學生工業工程與管理所沈錦呂及工業工程與管理系陳世璋,還記得我們嗎?來到美國大概有半年的時間,想起來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這個學期又要結朿了。記得剛來的第一個月,英文聽力比會話還要難,經過這些時間的學習,現在變的愈來愈容易,心中也覺得更有成就感,在生活過的多采多姿,因此我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在美國的學習心得。
我們覺得加州州立科技大學(Cal Poly)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Cal Poly的學生帶動了整個讀書風氣,相對的,學校也塑造了許多具有專業技能與富有專業知識的學生。去年底曾校長風塵僕僕地來參加Cal Poly百年校慶,會後曾校長與我們會面,告訴我們:「送你們兩位來美國,就是要你們藉此真正了解美國大學的學習精神與求學態度!」這句話迄今已有半年之久,我們依然時時刻刻對自己期許,要真正去體會和學習美國學生的求學態度,才不辜負曾校長對我們的一番期望。
當交換學生的這段時間,每天都過得非常充實。第一學期我們選修了基本課程,分別是實驗設計與分析、個人研究與學習、會計、工程經濟和英文寫作課,這些科目引導我們進入Cal Poly這個學習與成長的環境,在課程上讓我們有機會和外國學生互相研究與討論,更可相輔相成。
在這裡的學生都具有實作的能力,這是讓我們感覺最大的不同點,我們想這也是學校長久以來塑造出來的結果,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因為Cal Poly是一所提倡以Learn-by-Doing 的學校,與台灣某些學校比起來有點差別。台灣的學生大多奉考試主義為圭臬,大家只會考試,而缺乏實作的能力,因此希望在美國的這些日子,我們能看的更遠、想的更深更廣。
在這裡我們認識了很多從外國來的朋友,我們大概有五個朋友群,其中,包括兩群「老美群」、「ABC群」、「台灣群」以及一群「八國聯軍」,因此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各國的民俗風情與文化,並從中學習知何和老美相處,而且我們發現很多美國人喜歡看籃球、橄欖球賽以及讀聖經,所以在忙裡愉閒之時,我們也會跟著看,以後便有話題和美國人閒聊,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我們的英文閱讀能力,也可以增強會話能力,真是事半功倍。
沒課的時候,就到海邊衝一下浪、烤烤肉或打沙灘排球,而且還有金髮碧眼具有曼妙身材的美女,令人賞心悅目,喝杯咖啡,就度過一個陽光普照的星期天下午。
寒假期間,我們利用這些時間到外面走走,因為「行萬里路、更勝讀萬卷書」,這能增廣我們的視野,使我們的心胸更寬廣,更具有包容心。這當中我們走過了San Francisco、Santa Barbara 、Solvang、Stanford University、Los Angeles、Las Vegas、Jun Lake等,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讓我們收穫良多。
我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美國,希望在未來能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期許在這一年當中我們能學習更多的專業技能與知識,並且提升我們的英文能力,因為在不久的未來將是個國際村,語言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具備良好的國際語言,促使我們在未來更具有競爭性,並且在專業領域裡更加的出色與卓越。最後,但願草比昨天綠、地球比明天還要更美麗,也願明天的我們,會比昨天的我們更活潑自信與努力。

本校在加州州立科技大學之交換學生
工業工程與管理所沈錦呂及工業工程與管理系陳世璋
2002年3月於San Luis Obispo

●交換學生沈錦呂(右)及陳世璋(左)與江支弘老師(中)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合影。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