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校元老憶往
以用心和關懷 迎戰未來
教務處課務組組長 邱碧梅
朝陽8歲了,在這不算短亦不長的日子裏,它日漸茁壯,從民國83年的首次開學,招收932名學生,至目前擁有13000名學生,的確是譜出了許多的驚嘆號,外界對這一切除了贊嘆之外,還抱持一分的好奇,朝陽是如何做到的呢?在創校過程中,曾校長以堅定的信念,帶領師生同仁共同打造乾淨、和諧、效率、禮貌的校園而努力,一再締造改制和震災重建的紀錄,羸得各界一致的贊譽。
走過8個寒暑,我發現本校最大的特色應是用心與關懷,如曾校長每學年「與新生有約」座談會就是最佳的直接溝通管道;再者,導師制度的落實,使我們的學生感受到學校的關懷。而設立急難救助金,讓就學中的學生免於經濟壓力而失學,尤其是曾校長走動式的管理,使校園內每一個小地方、小細節都受到謹慎的對待而不容疏忽。而令同仁印象深刻的是,每逢教職員生日時,都會收到校長親自送蛋糕的溫馨祝福。
為了培育學生的專業知識及實作技術,各系所總是竭智盡心規劃專業課程外並安排學生至業界實習的機會,俾利學生進入職場後,得以適才發揮,駕輕就熟,致用所學。此外,隨著資訊及社會型態的變化及進步,各系所亦適時調整課程,以符合未來升學及就業的各種需求。然而,專業課程外,本校相當重視學生的人文素養,尤其通識課程精心的設計及安排,積極而多元的教學,使學生獲益良多。
為構建良好的教與學的環境,本校在學校的軟、硬體及各項措施都進行
高標準的期待和要求,更要秉持合情、合理及有效率的目標,使朝陽成為精緻
的大學,一流的校園。
隨著世界潮流及大環境的變動,台灣加入了WTO,對教育界而言,與其說是衝擊,不如說是自我提昇的最佳契機,教育部即將承認大陸一百餘所大學學歷,未來我們更應邁開步伐向前進,迎接海峽對岸的挑戰。為掌握先機,早在去年,本校一級主管即參訪大陸著名大學,並締結姐妹校;今年更是與姐妹校進行交換學者授課。除此之外,本校也與國內績優高中職校訂立策略聯盟,透過種種的實際行動和措施,彰顯朝陽放眼未來,前進世界的企圖心。相信在曾校長帶領之下,朝陽即將成為大學中的明日之星,更祝福朝陽的未來閃亮、璀燦、大放光明。
朝陽的第一天
研究發展處處長 沈肇基
記得民國82年11月份時,在伍勝民的引薦下,認識了曾校長,長億大樓內那間籌備時期的小辦公室,桌子比人多,到現在仍然印象深刻。看他們5人小組,忙到沒時間在位置上坐個10分鐘,很難想像當時的朝陽技術學院可以在94年8月份開始招生。現在回憶起來,才真正體悟何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道理!從前只不過是了解意思而已,除了考國文會用上外,可以說一點也不懂!
第一次到朝陽時,只看見現在資訊大樓的地基,其他只剩崎嶇不平的黃土一大片,連流浪狗都沒有,就更別說是看見什麼人了。唯一能確定我沒找錯地方的證據,大約是現在校名牌的位置上,有一塊歪斜的廁所門,用紅色噴漆寫著朝陽技術學院工地。很可惜那塊通向〝解脫〞之門不見了,如果留著實在很有紀念價值,那是每個人每天都得去的地方,出來時通常都是充滿〝解脫喜悅感〞的,對一個佛教徒而言,這種緣起真是特殊啊!當時我的兩個小孩子都還很小,姐姐一直怪我黃牛,明明說要帶她們到朝陽玩,卻開了老半天找不到,罵我是路痴,(事實也是如此,但這要澄清一下,我只是不想浪費記憶體空間而已,並非真的不認路。)那天只好帶她們去電影文化城轉轉,聊表歉意。不過內人則實際些,他問我會不會被〝帥哥叔叔〞(孩子們對伍勝民的稱呼)〝牽龜〞*?這怎麼可能!那是她不知道,這世界上跟我睡一張床的時間除了她之外,就屬伍勝民最長了。說實話,當時我自己都非常懷疑朝陽能如期開辦!83年初,隨著教育部楊次長一行人到工地視察建校進度後,當天的簡報就在半成品的行政大樓中進行的,想起來實在有點滑稽,不過比起兩三個月前的第一次,這蓋房子的速度真是超級的!事實上,一開始學校的五棟樓,幾乎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完成的,長億的建築功力,真不愧是中部首屈一指。雖然那麼快蓋好,後來的921大地震證明品質也是一流的!
第一年全校只有8個系,960位學生,我們8個系主任,每天中午都可以一起去吃飯,每天都談論著如何協力幫校長把朝陽興旺起來。回想起來,小家庭確有其溫馨可愛之處,是充滿理想抱負與希望的日子。雖然我們上上下下沒人有經驗,經費也不似現在充裕,大家一起擠在當時的管理大樓(現在改為資訊大樓)上班,沒有人嫌空間太小,有時候還互通有無。還好當時沒有人想到,別的學校每年預算有幾十億,建校時間超過百年,當時的小不點朝陽如何長大呢?所以一直到現在,我都很難接受有人用這種理由來掩飾自己的不努力!如果這種理由是對的,那全世界的人不是應該越來越笨嗎?一無所有的嬰兒如何超越聰明的大人呢?我們朝陽從8個系960位寶貝學生,一路奮鬥向上,到今天21個系超過1萬個學生,穩站私立技專院校的第一名,我們沒有一年數十億的預算,只有一位嚴肅、可愛、有一點固執、很拼命的校長,一群熱誠的教職員,還有許許多多向心力極強愛朝陽的好學生。
朝陽已經很大了,但不老,看著人來人往,教職員生的來來去去,緣起緣滅,世間本來如此!但我還是很怕聽見有人說朝陽人不愛朝陽,我更怕發現有人真的不愛朝陽。朝陽是我們的孩子,因為我們顧著她成長茁壯。朝陽是我們的兄弟,因為我們天天與她為伍。朝陽是我們的父母,因為她照顧我們的生計。怎麼可以不愛朝陽呢?
「共好」的朝陽
營建工程系主任 潘吉齡
朝陽科技大學的命勢,一如吾人的命勢,取決於五個基本要素一樣: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努力)。民國83年,朝陽科技大學的前身,朝陽技術學院在霧峰誕生,即具有如陽光般璀燦的生命;8年來,技職教育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朝陽科技大學的運勢;位處台灣中部,座南朝北、北山南池、青龍高起,白虎盤踞,朝陽的風水一流。在創辦人長億集團楊天生獨力捐資出地,校長卓越領導及全體同仁持續努力下,得天獨厚的朝陽,雖歷經921大地震的劫難,不惟昂揚屹立,且聲譽日隆。
從創校至今,在朝陽工作時間已屆7年半,目睹朝陽的成長,心中時有莫名的悸動。在這不算短的歲月裡,工作情緒也時有起伏,每當在心情低落時,憶起朝陽元年創校初期僅以完成之三棟大樓-管理大樓(現資訊大樓)、教學大樓、學生宿舍-擔負起教學與研究之使命,到今日這般規模初具的光景,往往即讓自己鼓起繼續向前行的勇氣。朝陽已近8歲了,衷心企盼朝陽人藉助Blanchard and Bowles合撰「共好」一書揭櫫之精神,連心攜手共同為朝陽打拼:
1. 發揮松鼠奮進的精神:做有價值的工作-堅守崗位、努力以赴;
2. 學習海狸工作的方式:掌控達成目標的過程-講求效率、日起有
功;
3. 體現野雁的優勢性格:相互激勵-競業樂群。
值此朝陽8歲生日之際,謹祝朝陽科技大學生日快樂 、校運昌隆。